韩宋辉 欧阳晓红 如果说上半年保险资金“弃股投非标”,下半年开始,险资似乎重燃对股市的热情。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险资在今年前8月投资于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8447.8亿元,投资占比9.84%,较上半年提升0.48个百分点,意味着新入市资金逾400亿元。 这一变动“踩准”了A股近期的这波行情。事实上,因屡次“先知先觉”,保险资金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市场的敏感神经。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的披露收官,险资选股路径一览无遗。 险资在二季度的布局便已经可以折射出其投资的布局,险资在二季度提前布局地产板块,同时又爱上“医药制造股”。数据显示,险资二季度集中增持医药制造股,对与股份制银行个股豪掷亿金,提前“埋伏”于房地产股,而对于热极一时的互联网概念股票则分歧较大,减仓增仓皆有之。 爱上医药制造股 “股市出现结构性变化,险资不像以前一定要买房地股、金融股等,投资策略相对灵活;小盘股投起来很尴尬,权重很容易超过5%,收益的意义也不是很大。”10月9日,一位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说,但他对后市表示乐观。 截至今年6月30日,险资共持有约370只个股。在二季度中,险资增仓、新进个股分别有104只和109只;同时减仓68只个股,被减持规模最多的是农业银行(2.48, -0.01, -0.40%),共计1.3亿股遭中国人寿(15.52, -0.18, -1.15%)减持。不过,在减持国有银行的同时,中国人寿对股份制银行民生银行(6.33, -0.09, -1.40%)则进行了大手笔的增持,增持了2.3亿股。无独有偶,同样获得险资大幅增持的还有平安银行(10.16, -0.04, -0.39%),二季度平安保险对其共增持3.3亿股。 除了对个别股份制银行豪掷重金外,从行业来看,险资普遍显示出了对医药制造业的偏爱。其中被增持规模最大的就是云南白药(55.47, -0.67, -1.19%),二季度中国平安(41.38, -0.52, -1.24%)对其增持3250万股,中国人寿对其增持共计2005.25万股。由于10月7晚的云南大地震,8日云南白药股价午后封停。不过就今年二季度来看,其股价跌幅已达37.86%。 通过梳理发现,二季度,四大上市险企呈现出同中有异的持仓“脸谱”。相同之处体现在,国寿和中国平安[微博]均对股份制银行、医药制造业个股进行了大幅加仓。股份制银行股方面,二季度,国寿对民生银行豪增2.3亿股,平安保险对平安银行大增3.3亿股;医药制造业股方面则表现在,国寿、中国平安分别对云南白药增持2005.25万股、3250万股。 下转 21版 上接 20版 此外,中国人保与中国平安类似的是,二季度减持规模均很小,最大减持额度均只有百万多股。而中国太保(19.40, -0.16, -0.82%)与中国人保的“同”则体现在均新进了地产股。 四大险资投资的“异”则主要体现在减持方面,与中国平安小额减持不同的是,国寿、中国太保在减持方面也毫不迟疑,除了大幅减持农业银行外,其对上汽集团(17.60, -0.47, -2.60%)的减持亦达2591.7万股;而中国太保二季度最大的减持则是对大秦铁路(7.80, -0.12, -1.52%)、中国建筑(3.51, 0.01, 0.29%)均减持3700万股左右。 此外,加仓方面也稍有差异。中国人保增持的股票还涉及煤炭、有色金属板块等;而中国太保则对批发业个股有所增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个股则被中国平安增持。此外,而国寿在减持了上汽集团之后却新买入了3686万股长安汽车(13.78, -0.35, -2.48%)。 提前“埋伏”地产股 9月30日,央行[微博]、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包括重申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为基准的0.7倍;放松首套房认定标准,认贷不认房等房地产新政,这被市场各方普遍认为是监管层对房地产的“救市”之举。 安信证券便表示,“认贷不认房”主要刺激了改善需求和部分投资需求,由于杠杆的提高,房价只要保持微涨,房产投资价值就相对较高。 而敏锐的险资作为股市投资的风向标,早已提前做好“埋伏”。投资规模最大的要数中国人保二季度新进苏宁环球(5.41, -0.28, -4.92%)5595万股,其次便是招商地产(13.17, 0.60, 4.77%),其被中国太保和新华人寿共买入了3555.14万股。此外,险资在二季度还新进和增持了首开股份(5.79, 0.23, 4.14%)、保利地产(5.84, 0.14, 2.46%)、荣盛发展(11.00, 0.23, 2.14%)、鲁商置业(4.75, 0.03, 0.64%)等地产股。“其实,股市出现结构性变化后,险资亦相应有所调整,不是像以前那样一定要买地股与金融股。”一位国有资管人士说。他解释,利率下行背景下,债市显然是牛市行情,险资更加强调大类资产配置,如果债市的投资机会可满足收益要求,加之若上半年的权益投资收益得以完成,便没有太大的动力去投股市,包括打新股的热情也不如以前。 不过,上述险资人士的观点也许并不全面。保监会的数据显示,1-8月,保险公司在资金运用方面,银行存款2.4万亿元,占比27.99%;债券3.6万亿元,占比41.43%;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8447.8亿元,占比9.84%;其他投资1.78万亿元,占比20.74%。目前呈现出“减债增股”的趋势。 与对地产股的大手笔买入不同的是,险资对新股的热情则显得冷淡了很多。 Wind数据显示,险资二季度新进的新股主要为雪浪环境(51.300, -0.77, -1.48%)、今世缘(26.46, -0.30, -1.12%)、依顿电子(26.40, 0.06, 0.23%)。其中,中国人保新进今世缘16万股,中国平安新进依顿电子56万股。雪浪环境虽然聚集了国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三大巨头,但是它们对其的持股比例均只有几万股。 不过相比较而言,新华保险(24.32, -0.28, -1.14%)则是对新股最为热情的保险机构。今年以来,其动用了庞大的资金打新,涉及新宝股份(16.82, 0.03, 0.18%)、纽威股份(20.16, -0.33, -1.61%)、海天味业(36.87, -0.01, -0.03%)等约20个新股。此外,国华人寿、太平洋保险[微博]和泰康人寿等三家险企也在打新方面表现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