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16万亿元

发表日期:2014-11-05 09:05:44 兰格钢铁

中国银行4日发布2014年度《中国银行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白皮书》显示,人民币在跨境交易中使用水平明显提高,境内外企业对人民币国际地位的预期更加积极,国际计价职能进一步增强。 《白皮书》显示,境外企业进出口过程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比例超过15%的企业占比达26%,比去年的调查结果提升10个百分点;国内货物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金额占同期海关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已提高到16%左右,人民币成为中国对外经贸投资的第二大支付结算货币。 而就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企业使用意向的影响方面,《白皮书》称,70%的受访境外财富500强企业认为,2014年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没有对公司使用人民币的意向产生实质性影响,这一比例较境外一般企业样本高11个百分点。调查还显示,境外财富500强企业中不保留汇率风险敞口或管理净汇率风险敞口的企业占比,较境外一般企业样本高6个百分点,表明境外财富500强公司相对更加注重对人民币汇率风险的对冲和管理。 中行副行长岳毅在发布会上透露,自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目前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累计已突破16万亿元,海外人民币资金存量预计已达2.6万亿元左右,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七大支付结算货币、第九大外汇交易货币。 针对人民币国际化业务试点五年来的发展,岳毅总结称,过去五年,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经历了“火箭式”的高速发展,未来会进入平稳且相对较快的发展速度。 岳毅进一步解释称,目前经常项下已基本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速度将主要取决于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逐步开放,以及国内资本市场放开的速度和程度。 此外,岳毅表示,目前人民币主要通过贸易结算渠道输出,而随着人民币在贸易项下使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贸易项下的人民币收支状况就有可能与我国整体的贸易收支状况趋同,呈现总体顺差的格局,这就意味着贸易结算渠道净输出人民币资金模式可能较为单一。因此,为进一步优化资金输出模式以深化人民币国际化,未来可考虑通过直接投资渠道净输出人民币资金,人民币资金净输出持续性更强的模式。 针对中行下一步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布局,岳毅表示,未来中行将重点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相关机遇,积极争取中东、非洲、大洋洲、美洲地区的人民币清算行资格;在保障人民币流转、交易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发展人民币汇率利率改革、资本项下开放后的人民币衍生业务,并积极与境外交易所和第三方机构开展人民币业务合作。 据了解,今年以来,境内企业以人民币定价的主动权逐步得到改善,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在规避对外贸易汇率风险中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人民币计价结算职能进一步增强,这使得部分境内企业在面临不利的汇率变动时,也能够坚持本方报价。”市场人士表示。 来源:期货日报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