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上述《意见》的发布,直接带动了土地流转概念股的活跃。 乱炒地主? 随着12月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的即将召开,土地流转的热度悄然升温。证券研究人士预计,土地流转改革最终方案有望上述会议期间正式推出。 “每次土地流转有新的政策出台,或者有重大进展的时候,市场最先反应的往往是拥有农地较多的上市公司,我觉得这个是没有道理的。”上海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如果上市公司手里的土地,本就是国有性质土地,根本谈不上什么土地流转。” 随着《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的发布,一些资讯机构又开始散布关于受益上市公司的清单。如海南橡胶(9.14, -0.15, -1.61%)、*ST大荒再次因为拥有大宗土地被列为推荐对象。 列出地主名单背后的逻辑是:一旦土地流转全面铺开,上市公司将坐拥土地增值。此番逻辑的错误之处在于,上市公司拥有的是否是“集体性质”的农地。 事实上,作为典型的农业生产上市公司,海南橡胶、*ST大荒确实拥有或者租用大片的土地,但事实上,这些土地本已经就是国有性质土地。 据披露,北大荒(10.86, -0.14, -1.27%)生产经营的1000多万亩土地都是耕地,均属于国有土地,属于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北大荒仅仅是向大股东承包,北大荒也在互动平台上对提出土地流转等问题的投资者表示,2014年的土地承包继续在农业分公司内部进行发包经营,北大荒也没有到区外承租土地。 海南橡胶其互动平台上,频频受到投资者提问,关于土地流转能否让其手中300多万亩土地产生额外受益。对此,海南橡胶表示,公司承包使用海南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国有土地面积总计为351.55万亩,土地产权归属于农垦集团所有,每年支付承包金,主要分布于海南岛中西部,主要用于种植橡胶林等林木以及从事相关的生产活动。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已经明确:海南橡胶承包的土地性质为国有,并非土地流转前提下的 “集团所有”。 2013年8月至12月间,海南橡胶、*ST大荒都曾因为所谓的涉及土地流转概念,而疯狂上涨,期间两家上市公司股价最高上涨一倍,但随着错误逻辑链逐渐被识破,股价随即倾泻而下,海南橡胶从10元跌最低至5元区间,北大荒从最高的14.66元跌至6.49元,投资者血本无归。 上述私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所谓的上市公司拥有农地,大部分情形都是国有性质。根本就是瞎炒。” 机械化、信息化子概念或成焦点 上海一位农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土地流转”真正受益的是农机、农业信息化、农资及其流通企业。“土地的集中、规模化经营,所依靠的无非是机械化、以及信息化的支持。” 上述《意见》,鼓励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涉农企业重点从事农产品(11.47, 0.13, 1.15%)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规模经营。“一般理解,规划化经营的手段就是机械化与信息化”。上述私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 与海南橡胶、*ST大荒的股价被腰斩不同,农机类上市公司的股价则一直坚挺。新研股份(13.800, 0.19, 1.40%)2014年7月至今,股价已经接近翻倍。研究员预计,农机补贴政策仍将持续增长,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快速推进,农机行业中长期发展前景乐观,玉米收获机机、辣椒机、采果机、采棉机等产品的市场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潜力,公司有望受益土地流转带来的增量市场,预计公司2014-2016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31元、0.47元、0.63元。 一家券商则认为农业信息化公司将会显著受益,信息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能够促进农机与农艺相融合,显著降低农业作业成本。 在互联网横行的信息社会,农业似乎也被“一网打尽”。阿里巴巴[微博]集团首席营运官张勇在参加浙江某电子商务峰会上讲到,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当中,在机会巨大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上,会持续投入共100亿人民币来进行农村的电商基础设施建设、营运体系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使全国的1000个县,都能够形成农村电商体系。 (编辑:余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