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亦姗 北京报道 “在巨额外汇储备的保驾护航下,(中国)向亚太和其他新兴市场地区输入工程、服务、商品、资本和货币,更有效地进行外汇投资和参与全球货币竞争。”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指出。 今年的地方“两会”上,资本“关键词”成为机构之间津津乐道的话题。 截至2月2日的统计显示,除了港澳台,全国的31个省份(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28个省份已经召开了“两会”。 在机构们看来,布局重点在于准确嗅到改革方向。由于恰逢各地两会召开,不同区域亦释放了不同的信号。对此,本期绿靴资本将围绕“地域”的差异和共性,进行上市公司投资机会,以及资本市场变化的梳理。 从宏观上来看,一条由自贸区作为贸易桥头堡、一带一路作为资本牵引、地方混改激发内在活力的2015版改革路径已经出炉。 有私募基金人士在与绿靴资本沟通时坦言,“在最近几次内部投资会议上,一直在讨论改革性主题投资的切入口。” “一带一路” 替位“自贸区” 在近期与绿靴资本接触的多位机构人士看来,自贸区作为吸引外资入场的主要战略基地、辐射“一带一路”构建起通往全球的新型“资本”贸易网络,而这种改革终将使政府新一轮改革加强,以“混改”为主旨的简政放权、提升资本活力运动,最终将推动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 改革热点亦牵动资本市场布局脚步,在近期权重股利空不断的背景下,长线的改革红利掘金可能再度成为机构们避险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新一轮“走出去”战略的逐步深入,前期火热的“自贸区”概念近期已经被一带一路逐步代替。这从近期地方两会议案讨论重点亦可看出端倪,相比去年最火爆时超过20个省份纷纷要求申报自贸区,近期两会上,至今仅7个省份明确提出申办,热度大幅消退。 其背后,地方政府似乎已经找寻到更好地切入经济调整的道路,而“一带一路”正是其中的重点方向。一个明显的信号是,在近期已经召开两会的28个省份,几乎全部表达了参与“一带一路”的意愿。 而这种火爆亦快速传导至资本市场上,根据绿靴资本记者不完全统计,1月以来,至少有27份券商研报出具“一带一路”主题型投资分析报告,几乎每日一篇的节奏背后,亦说明资本市场对于“一带一路”概念的认可。 2月1日,“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主持会议。在与绿靴资本交流的机构人士看来,本次会议传导了“一带一路”规划有望近期推出的重要信号,除基建外,多渠道投融资支持亦是项目落地关键。 统计数据显示,“一带一路”概念已经由中字头个股中国建筑(5.60, 0.07, 1.27%)(601668.SH)、中铁二局(14.00, 0.03, 0.21%)(600528.SH)等向更为细分的区域板块延伸。与此同时,近期高层考察区域亦成为资金优先布局领域,自2014年6月以来,习、李等中央高层先后考察宁夏、甘肃、江苏、福建、广东、昆明等地,而上述地区入选“一带一路”概念的几率大幅提升,受此影响,连云港(8.88, -0.08, -0.89%)(601008.SH)、珠海港(8.68, 0.14, 1.64%)(000507.SH)、云维股份(5.02, 0.00, 0.00%)(600725.SH)等对应的区域性港口股亦随之遭遇资金炒作。 地方“混改”激发活力 作为2015年经济变革“三步走”大局中最重要的一步,地方国企改革无疑是贯穿全年的年度资本大戏。 根据绿靴资本了解到的情况,从2015年国企改革的投资时钟来看,三个相关事件可能带来机会:其一,两会召开和国企改革顶层方案的出台,3月初将是重要的事件窗口;其二,第二批国企改革试点企业的名单公布;其三,第一批试点企业具体实施方案阶段。 具体来看,2014年底以来,广东省国资委[微博]率先亮出大旗,广药旗下白云山(29.98, 0.24, 0.81%)(600332.SH)牵手马云[微博],启动百亿融资,并合力打造阿里健康协议。从广州友谊(20.15, 0.20, 1.00%)(000987.SZ)到广州浪奇(10.25, 0.10, 0.99%)(000523.SZ)、珠江钢琴(13.23, 0.00, 0.00%)(002678.SZ)、白云山,国企上市公司一系列动作暗藏国企积极并购整合及外延式扩张的发展路径,彰显了广州市国企改革的思路。 从投资机构的调研情况来看,目前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北京和山东的国企资产资源最为丰富,参考以往改革路径和思路,机构普遍认为,上海、广东和江苏的国企上市公司有望在2015年继续发酵国企改革“地图投资效应”。 细化来看,安徽资产证券化推进最快,广东国资总量大、资产证券化率低,而上海则国资总量大、上市平台最多。 根据平安证券[微博]相关分析人士对相关地域的省属国资状况进行梳理和剖析认为,“包括国资集团与下属上市公司的资产利润对比,无上市平台的控股集团资产利润状况以及上市平台壳资源的分布等值得关注。” 绿靴资本梳理部分券商研究报告,目前机构关注的个股版图中,安徽水利(11.01, 0.09, 0.82%)(600502.SH)、皖能电力(11.62, 0.16, 1.40%)(000543.SZ)、国元证券(30.20, 0.83, 2.83%)(000728.SZ)、粤高速(000429.SZ)、粤电力(000539.SZ)等资产注入与集团整体上市概念,目前受到较多的推荐。 借壳概念亦成为国资改革重点,比如,平安证券建议关注广新控股集团、粤海控股集团、仪电集团、百联集团、锦江国际集团下面的上市平台壳资源的资本运作机会。(编辑 卜坚 李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