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苏诗钰 外资通过沪港通抢筹A股持续发力,3日沪股通净买入额49.58亿元,较前一天放大近一倍,不仅创出今年新高,也是自沪港通开启以来除第一日额度用完以外,单日额度使用最高的一次。4日数据显示,又有22亿元外资买入A股。沪港通额度使用率创新高,最受外资青睐的还属金融股。 从统计数据来看,1月上证指数的8次下跌中,有5次机构的净买入较前一交易日放大。在上证指数连续下跌的1月27日、28日和29日三个交易日内,外资积极建仓,累计净买入额度44.69亿元,比之前三个交易日的12.61亿元的净买入额增加了近3.5倍 随着外资的进入,金融股全面复苏。数据显示,保险板块领涨两市,整体上涨6.69%,券商板块全线走高。 大同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胡晓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量外资涌入A股市场主要是为了抢筹券商股。证券公司去年业绩平均达到百分之百增速,成长性较好。未来,行业的创新和改革都会对券商股带来积极的影响。 汇业证券首席策略师岑智勇[微博]分析称,外资买入释放出积极的信号,刺激A股走出一波上扬行情。 有银行业分析师指出,外资布局A股总体呈分批买入、平均建仓的态势。有大跌风险时会加速卖出,如果市况相对回暖,则会陆续建仓。 最新数据显示,沪股通十大活跃成交股中金融股占据半壁江山,中信证券(28.44, 0.41, 1.46%)、中国平安(68.13, 0.63, 0.93%)、中国太保(33.40, 0.66, 2.02%)、招商银行(14.59, 0.29, 2.03%)和中国银行(4.20, 0.07, 1.69%)均排在榜单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