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各板块全面赢利”,在去年预亏163亿元公告发出前后,中国铝业的控股股东中铝公司明确提出这一目标。但业内人士指出,中国铝业的电解铝这一大业务板块面临行业产能过剩难题,且其本身因电力成本高,竞争力远弱于民企,要实现扭亏压力较大。 对于2015年,中铝公司明确提出,要做强主业,增强全球市场竞争力,优化铝板块结构和布局,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值得一提的是,中铝公司在提出2015年扭亏措施中,有一项就提出了要对标优秀民企。 据中铝公司人士介绍,中铝公司集团层面有铜、稀土等板块,“其他板块总体而言不亏损”,主要是铝板块今年扭亏压力比较大,即今年要实现扭亏目标,其压力、工作重心将主要放在铝板块,即在其旗下A股上市公司中国铝业层面。 但是,中国铝业的一大业务板块——电解铝,面临着市场产能过剩难题,且中国铝业的竞争力落后于民企。 “生产一吨电解铝需要13800度电”,上海有色网分析师王春辉表示,在电解铝行业,成本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电费成本上,其中,民企比国企的成本低不少,“最高成本的国企和最低成本的民企,成本相差2000-3000元/吨都是正常的”。 “中国铝业最大的问题是成本太高,”多位分析师指出,中国铝业的电力成本缺乏竞争力。据了解,电解铝的生产成本构成中,电力成本约占40%,中国铝业的用电成本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自备电比例约在25%,而国内大多数民营铝企则是用的自备电。 “由于电力体制原因,煤炭价格下跌带来的发电成本下降难以传导到用户,采用网电的国有电解铝、海绵钛等企业亏损严重”,工信部日前在分析2014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运行情况时指出。 据王春辉介绍,“中铝旗下几家加工厂有部分自备电厂,但是网电占比相对较高,跟国内完全用自备电厂的民企相比,成本比较高”。 日前,中国铝业称拟拆除报废贵州分公司电解铝186KA生产线、阴极炭素生产线及配套设施,中国铝业连城分公司600KA试验线,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电解铝160KA、320KA生产线;并对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炭素生产线进行资产减值。对这些项目,中国铝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8亿元,由此去年增加8亿元净亏损额。 而对于拆除这些电解铝产线的原因,中国铝业解释为主要是因为电解铝市场低迷,或因高电价问题,这部分产线不具备产业化条件。 中铝公司人士表示,对于铝板块降成本,发展自备电是大势所趋,其下属企业存在发展自备电以后扭亏的案例,“(发展自备电)这个大趋势和努力方向是没有错误的”。据悉,中国铝业曾提出煤电铝一体化产业链,其投资了27.15亿元的包头铝业自备电厂项目于去年实现了投产。 另值得说明的是,中国铝业电力成本高的难题未来或存政策破题机遇。工信部提出,鼓励区域内现有电厂和电解铝厂依产业链垂直整合,结合电力体制改革,研究推动网电、自备电及局域网之间的电价公平,扭转部分技术水平高、资源条件好的电解铝企业长期因电价不公平造成的亏损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