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外媒:货币战争是否正在逼近亚洲?

发表日期:2015-03-13 08:19:28 兰格钢铁

北京时间3月13日凌晨消息,《华尔街日报》近日刊文,提出了一个备受市场关注的问题:亚洲各国央行纷纷出人意料地采取降息行动,这是否意味着一场货币战争即将来临? 央行官员不会让“货币战争”这个词从自己的口中溜出。韩国央行行长Lee Ju-yeol周四宣布下调基准利率至1.75%的历史新低,但他有意否认存在“货币战争”这件事情的存在。但无论是韩国央行还是刚刚在周三也宣布降息的泰国央行,都有理由对本国货币走强的形势感到担心。 尽管韩元兑美元的汇率有所下跌,但自2015年初以来兑欧元汇率则已经上涨了10%。过去一年时间里,韩元兑日元汇率也已经上涨了10%。长期以来,韩国一直都对日元走软颇有微词,原因是这使得日本出口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变强。而在今天,欧元汇率的大幅下跌令形势变得更加复杂。韩国的汽车和船舶出口商与欧洲生产商之间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 “韩国面向欧元区的出口量很大。”Lee Ju-yeol承认道。“欧元汇率的波动对韩国出口的影响跟日元波动一样大。” Lee Ju-yeol避开了有关“货币战争”的问题,指出欧洲和日本都正在实施货币宽松措施,这是政策制定者为提升本国需求而作出的一种尝试,其目标并非压低本国货币的汇率。 欧洲央行已经在本周早些时候启动了所谓“量化宽松”计划,开始印钱以购买欧元区各国政府债券,此举旨在刺激欧元区经济增长。日本央行也已经推出了一项类似的计划。受欧洲央行“量化宽松”以及负利率政策的影响,欧洲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资本外逃的现象,从而导致欧元汇率承压,并推低了全球债券收益率。 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些为提升需求而作出的尝试都是有利的,原因是其可能有助于提升欧洲和日本市场对亚洲出口产品的需求。其他一些市场人士则极力主张,这些措施只不过是从另一个国家那里“偷来”需求而言,整体而言并无增长。就短期而言,市场很可能会变得混乱。当美联储在2010年扩大其债券购买计划时,美元汇率开始下跌,而巴西等国家则宣称“货币战争”已经到来。 分析人士指出,从中国到印度再到新加坡,许多亚洲国家的央行都已经在今年采取了降息措施,这很难不让人认为这些措施是为了取得出口优势。 韩国央行经常都会对本国货币政策进行干预。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周四韩国央行降息的主要目标是压低韩元汇率。受降息消息的影响,韩元兑美元汇率下跌了0.5%,兑欧元汇率也下跌了0.7%。 泰国央行在周三作出的降息决定也起到了帮助本国出口商的作用,最近以来该国出口商一直都在抱怨泰铢相对表现强劲令其受损。 无论央行官员嘴里怎么说,但实际上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希望降息能有助于压低本国货币对邻国货币的汇率。标准渣打银行的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马德威(David Mann)称:“他们正在'货币战争’的环境下思考问题。” Lee Ju-yeol则更喜欢将降息描述为一种为了帮助韩国国内消费而作出的尝试。韩国经济对出口有很大依赖,目前正由于美国和欧洲需求表现疲弱而面临逆风。而在韩国国内,由于人口迅速老龄化、家庭负债较高以及工资增长陷入停滞等原因,需求已受到抑制。在2月份,韩国的消费者通胀率创下了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有些经济学家则对降息是否有助于在当前形势下提振需求持怀疑态度,原因是韩国家庭债务的水平已经超过了美国在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以前的水平,消费者正把重点放在偿还借债的问题上。尽管韩国央行已在去年两次采取降息措施,但仍旧未能起到刺激国内消费的作用。瑞士信贷集团的经济学家Santitarn Sathirathai指出:“降息无法在很大程度上为国内需求提供支持,他们只是在试着不要再在出口方面损失更多而已。” Lee Ju-yeol承认,到目前为止降息的影响一直都被结构性因素所中和,但他相信最终这一措施将在经济数据中反映出正面影响。 市场人士指出,亚洲各国放宽货币政策的一种风险是,当美联储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加息时,这些国家可能会面临资本流出的问题。不过,从欧元区流出的一部分资金流入了亚洲市场,因此令这种担忧情绪得到了减轻。就韩国而言,经常帐盈余使其对热钱流入的依赖性不是那么高,这一点与印度尼西亚不同。经济学家认为,印度尼西亚央行在再度降息的问题上将持谨慎小心的态度。 标准渣打的马德威指出,哪怕降息措施不能马上奏效,但对韩国央行来说,降息可能已经是唯一的选择,原因是其担心韩国经济可能会陷入像日本那样的需求低下而物价下跌的周期。就目前而言,韩国经济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地步,预计其今年的增长速度将会超过3%,但已经有一些疲弱的迹象浮出水面。“当你看到那种风险时,唯一该做的就是尽可能快地放宽政策。”马德威说道。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