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近日决定,上调钢材进口关税2.5个百分点以及加强钢材质量管控,按照钢铁部规定,所有进口钢材需要满足印度标准局(BIS)的性能要求。日本、韩国和中国或都受到影响,谁的冲击更大?
中、日和韩国是印度前3大钢供应国。2014-15年度,中国为印度最大的钢供应国,占印度进口总量的36%。今年4月份,印度从中国的钢进口同比大增62%,到19万吨,而4、5月份日本又成为印度的最大钢供应国,出口44.88万吨,同比增111%。
日本和韩国对印度钢出口在关税方面享有一定的优势。韩国在2009年与印度签署了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EPA),之后韩国对印度钢材出口关税稳步下降,2017年将降至零。日本与印度2010年签署CEPA,根据协议,印度将取消90%从日本进口包括钢材在内商品关税。中国和印度没有签署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出口到印度的钢材需缴7.5%关税。显然日、韩对印度钢材出口比中国有优势,而且印度冷轧厂和制管厂家更偏爱日本和韩国的薄规格热卷。
出口价格方面,由于中国的出口价格比日本和韩国低,印度上调进口关税或对中国出口影响有限。目前中国对印度热卷出口报价约370-375美元/吨(CFR),按之前7.5%进口关税,热卷进口价格约398-403美元/吨,当地出厂价445-475美元/吨,相比有47-72美元/吨价差。关税上调2.5%仅增10美元/吨左右,价差仍有一定的空间。再有,印度冷轧厂家进口热卷加工再出口可享受印度出口促进计划的免关税。考虑这些因素,实际影响可能有限。
仅热卷看,2014-15年度,印度热卷进口同比增82%,为200.6万吨。日本是对印度最大的热出口国,占35%份额,韩国占30%,中国仅18%。今年4-5月份,韩国对印度热卷分别出口21.1万吨,同比增182%,日本出口21.03万吨,增91%,而中国出口6.55万吨,增44%。
如果所有进口钢材需经印度标准局(BIS)审批,日本的出口亦或受到冲击,日本经济产业省和日本钢铁生产厂家正在仔细研究,采取应对措施。而韩国钢铁协会认为韩国钢厂出口产品均满足印度BIS的要求,出口可能不受影响。中国在印度上调钢进口关税和严格质量控制之后,对印度钢出口面对更大的挑战,中国钢厂更需认真研究以便应对。
三大供应国对印度钢出口量(单位:万吨)
| 今年4-5月份 | 2014-15年度 | 2013-14年度 | 同比变化(%) |
钢 材 |
|
|
| |
中国 | - | 361.05 | 108.84 | 232 |
日本 | 44.88 | 160.19 | 135.81 | 18 |
韩国 | - | 192.67 | 132.08 | 46 |
热轧板卷 |
|
|
| |
日本 | 21.03 | 69.3 | 46.66 | 49 |
韩国 | 21.13 | 59.89 | 17.29 | 246 |
中国 | 6.45 | 36.74 | 20.79 | 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