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微博]讯(记者马文婷)此前国内银行业一直缺乏科学而权威的评价体系,昨天,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能力“陀螺(GYROSCOPE)评价体系”填补了这一空白。 中银协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微博]介绍,2013年中银协就启动了“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研发工程。“陀螺评价体系”基于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能力内涵,从公司治理能力、收益可持续能力、风险管控能力、运营管理能力、服务能力、竞争能力、体系智能化能力、员工知会能力、股本补充能力等9个维度32项指标入手,对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能力进行较为全面、合理而科学的评价。以上九大评价维度英文首字母组成GYROSCOPE(陀螺),因此简称“陀螺评价体系”。 截至2014年末,中国银行业共有法人机构4091家,从业人员376万人,资产总额已经达到172.3万亿元,占我国金融业总资产的比重超过90%。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银行体系的稳健和安全对金融体系乃至国民经济都非常重要,因此对银行稳健型进行评估也十分重要。目前对于银行稳健型的评估,最普遍的是美国的“(CAMEL)骆驼”评级体系,还有世界银行[微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的金融体系稳定性评估框架(FSAP),中国还没有自己的评价体系和标准,“陀螺”体系算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记者了解到,“陀螺评价体系”本年度首次试评共有61家银行参评,中国工商银行(4.97, -0.01, -0.20%)在全国性商业银行综合能力排名中斩获第一,领先其余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