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联储表露“鸽派”立场,并宣布9月暂不加息之后,全球股市周五不涨反跌。美联储主席耶伦表达了对全球经济的忧虑,引发投资者担心全球经济增长持续疲弱。 18日,欧美股市全线收跌。美国三大股指均跌超过1%,30只道指成份股全数收低。标普500指数收盘下挫1.6%,创9月初以来最大单日跌幅,10大类股全数收低。欧洲斯托克50指数暴跌超3%。德国DAX股指以3.06%的下挫幅度领跌。 投资者涌入相对安全的资产避险。欧元区国家主权国债及英国国债价格大幅走高,收益率明显下降。德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滑12个基点,至0.66%。十年期英国国债收益率同样下跌12个基点,至1.83%。美国国债价格上涨,10年期美债收益率盘中刷新一周半低位至2.142%。国际金价连续第三天走升,COMEX金价收涨1.9%,报1137.80美元/盎司,为9月次高。 美元指数从三周低点反弹。纽约尾盘,美元指数上涨0.7%,报95.191。美元兑日元持平于119.96。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高盛分析师Francesco Garzarelli分析称:“美联储强调全球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风险情绪上升。” 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国际债券部门负责人Nick Gartside表示,投资者们关注全球股市的波动性水平,以及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前景。“如果这两方面保持稳定,并且其各自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有限,美联储没理由不在今年加息。” 美联储内部对加息的预期分歧明显。美联储点阵图显示,在多数官员仍预计首次加息将发生在今年的时候,有三位官员预计2016年才会加息。此外,美联储史上首次有官员认为,今年和明年有可能降至负利率。 市场对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发生变化。CME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美联储在11月加息的机率为11%,较周四盘初的41%大幅下降。12月升息的机率为42%,明年1月底会议上升息的机率达到52%。 上述加息前景预期引发了一种市场猜测:在美联储加息落地之前,欧洲央行[微博]可能延续债券购买项目,即量化宽松政策(QE),以持续刺激经济。“如果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趋势恶化,欧央行就有可能在FOMC宣布加息之前推出QE2。”瑞银Michael Michaelides如此表示。 华尔街见闻提及,本月早些时候,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释放信号,称他将尽一切努力提振欧元区经济,并不惜动用一切可用工具。在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下调,并面临再度陷入通缩困境的情况下,欧央行在欧元区经济领域扮演了更大角色。市场将德拉吉的上述表态解读为欧央行将在必要时考虑扩大QE。 《华尔街日报》刊载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全球股市策略师Nandini Ramakrishnan分析报告称,如果中国经济持续减速,大宗商品价格继续走低,那么欧央行达到通胀预期的概率可能降低,届时,扩大QE很可能成为备选项目。 欧洲央行在9月3日将欧元区2015年全年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1.4%,2016年预期为1.7%,2017年GDP预期为1.8%。同时将通胀预期下修,2016年通胀增速或为0.1%,2016年为1.1%,2017年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