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美联储选择了继续冷静等待全球经济形势的向好发展,而以9:1的比例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全球都松了一口气。但是欧美股市却出现了下跌。欧股开盘猛挫,英国股市更是一度直线下跌1.1%,随后至收市扳回部分跌幅,德股更是大跌3.06%,欧洲Stoxx50指数收跌3.03%,随后美股也显著收跌,至此押注美联储升息、英国央行随后跟进行动的国际投机资金遭遇挫败,以市场动荡的方式大举撤退,甚至不排除改变了投机方向,总体来看,欧美股市此次下跌对全球的影响有限。 由于美国本土对美联储加息押注不多,利率期货交易原先是概率仅为28%左右波动,全球资金短期流入美国的趋势十分有限,但美联储宣布暂不加息后美指也跟随大跌,其中道指下跌了1.74%。英国一方面央行总是跟随美联储亦步亦趋,在美联储议息之际会吸引投机资金流入英国,另一方面对欧投机中英镑也是较重要的领域,不排除有资金流入英国等待美英加息,因而押注英股及英债。 美联储在市场形势颇为微妙之际,采取了冷静等待的策略,一改市场投机资金对于其打压新兴市场国家的预期,甚至美联储的等待还可能拖延到2016年,高盛就鼓吹这种预期。因此,这种现实的微妙转变可能影响了一些国际上的中长期、短期投机资金的立场及投资方向,从而在欧美股市出现了颇类似于斩仓式的下跌,此类点式剧烈跳跃式动荡多与投机资金转变有关,在市场总量有限的中等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 由于对美联储加息、美国经济复苏拉动欧洲复苏的预期失去耐心,那么,欧股遭遇抛售乃至英股出现闪崩就不难理解了,而且,这很可能意味着中长线投机的失败与转变,回顾欧债危机这几年来欧洲的复杂急剧动荡,投机资金沉淀在相对强势的英国几乎是必然的,在美联储苦苦耐心地等待拖延之下,受到成本与利息的压力么一部分投机资金撤出欧洲是在情理之中的,甚至不排除这些投机资金本来就是欧洲资金,撤离欧股之后无非转向美国或者中国等吸引力更高的国家或地区。 新兴市场反而问题不大,这既意味着全球资金流出新兴市场已告一段落,也意味着全球资金重新流动的端倪已经开始。吸引全球资金流入的有足够市场容量的国家就屈指可数,流入中国是概率较高的选择之一。尽管中国股市刚刚经历股灾,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全球资金大规模流入中国的可能性始终在上升,越是较低的价格位置越容易如此。在开通深港通之后这种前景几乎是必然的。 全球资金流动重新布局是大势所趋,仅就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沉重来看,也会吓退大量国际资金,而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印度等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亮点频现,部分产业领域发展较快,实体资金流入较多,其中的吸引力与投机机会同样存在,全球资本不可能视而不见。即使美国经济快速复苏,这些国家或地区也仍然保持较强的吸引力,对于全球金融资本而言,追随实体资本始终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也是不得不为之的投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