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产业一直处于低位运行,据“中经产业景气指数”显示,三个行业前两季度的产业预警指数均在偏冷或过冷的范围。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7月27日召开的上半年全国能源形势发布会上也曾指出,上半年传统用能行业需求大幅回落,能源生产、投资、进口增速下滑,能源供需总体宽松。然而,当前能源消费低速增长、市场供需宽松的格局,也为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提供了契机。从当前出现的一些新的能源消费特点来看,新能源的发展还将是未来的大趋势,而转型升级则成为煤炭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煤炭产能仍过剩 行业整合步履蹒跚 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5年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约17.9亿吨,同比下降约5.8%;四大主要用煤行业中除化工行业外,电力、钢铁、建材行业用煤量均有所减少;全国进口煤炭约9987万吨,同比下降37.5%。另有分析称,在市场需求无大幅回升及相关政策的影响下,今年我国进口煤炭量会继续保持下降态势,预计将降到2.2亿吨,较去年全年减少7000万吨。 受需求量减少和环保政策的多重影响,淘汰落后产能依旧是能源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中国经济网记者从国家能源局网站获悉,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发布了《2015年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其中明确规定2015年全国淘汰煤矿数量为1254处,其中关闭退出1052处,改造升级202处;计划淘汰落后产能7779万吨,其中关闭退出6391万吨,改造升级1388万吨。 各地方也在都在控制煤炭产量,根据山西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到2020年,原煤产量将控制在10亿吨以内,内蒙古也计划将今年全区原煤产量控制在10亿吨以内。近日,山东省发改委和省煤炭工业局日前联合发文,确定2015年全省煤炭产量控制在1.46亿吨以内。 从前7月的数据来看,山西省累计生产原煤5.31亿吨,同比下降4.3%。陕西省煤炭产量2.63亿吨,同比减少2020万吨,下降7.1%,山东省煤炭产量8610万吨,同比下降5.5%;云南省煤炭产量2763万吨,同比下降10.7%;辽宁省国有重点煤矿煤炭产量3082万吨,同比下降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