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资银行就已经正式踏足欧洲。1979年,中国银行(4.010, -0.02, -0.50%)卢森堡分行成立,这是新中国在海外设立的第一家银行分支机构。随着中欧贸易不断扩大,中资银行在欧业务也迅速拓展。全球金融危机爆发7年、欧债危机爆发5年来,中资银行抓住“危中之机”,蹄急步稳初步完成欧洲经营网络布局。展望2016年,欧洲经济复苏步伐可能提速将为中资银行在欧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相对而言,行业环境、监管环境的变化可能使中资银行未来在欧经营发展面临重要考验。 其中,欧洲银行业联盟作为欧洲一体化的重要成果,一方面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稳定,为中资银行在欧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也将给中资银行经营活动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风险。2016年,“单一监管者”欧洲央行将继续强化金融监管职能,单一清算机制将正式生效,共同存款担保机制也将进入实质性谈判乃至落实阶段。欧洲银行业联盟的“三大支柱”将对欧洲银行业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资银行在欧洲征途前景如何? 建立银行业联盟 有利金融市场稳定 欧洲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技术供应方和第四大投资来源地,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中国企业的重要海外目标市场之一。从跟随企业“走出去”到引领客户全球化发展,中资银行近年来以较快的速度在欧洲实现了整体布局,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经营网络不断深化拓展。未来进一步加强在欧本土化发展,是中资银行国际化经营的一项核心任务。在以提升盈利能力为首要目标的情况下,欧洲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对于中资银行布局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欧洲银行业联盟建立的主要目标,正是为了切断欧洲主权债务风险与银行业之间的恶性循环,实现跨国界的金融监管和风险处置,增强欧洲金融市场尤其是银行业的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已有7年之久,但危机的阴影至今仍未完全散去。欧债危机爆发5年之后,虽然多数欧元区成员国已走出危机泥潭,但情况仍不容乐观。一方面,作为危机震源的希腊在2015年多次引发金融市场动荡,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债务负担依旧沉重。另一方面,欧洲银行业并未真正走出主权债务与银行业“双螺旋”危机。德意志银行2015年三季度出现巨额亏损,投资银行、零售及私人银行业务资产大幅减计,欧元区其他主要银行已经开始采取裁员、重组业务、出售资产等紧急措施。在此背景下,中资银行在欧深入发展不可避免会受到欧洲金融市场尤其是银行业危机的冲击。欧洲银行业联盟的建立对于稳定金融市场,避免银行业危机恶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从长期来看,这为中资银行在欧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监管更趋严苛或 加大在欧经营压力 考虑到全球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对金融市场造成的严重冲击,为了消除市场对于欧洲金融及经济健康程度的担忧,欧洲对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实施了更加严格的监管标准,要求它们进一步改善资产负债表质量,但同时也加大了欧洲银行业面临的压力。德意志银行、西班牙桑坦德银行等欧洲主要银行相继启动增资行动,以用于补充资本金。欧洲银行业联盟第一支柱、欧元区银行业单一监管机制于去年11月正式启动,随着该机制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欧洲银行业面临的监管标准可能将更趋严苛。 目前,欧盟以外银行在欧盟内设立的分行暂时未被纳入单一监管机制范畴,中资银行在欧洲子公司总体上仍处在发展初期阶段,业务扩张规模有限,资本相对充足。但未来随着中资银行在欧发展不断深入,资产规模持续扩张,可能将面临欧洲金融监管带来的较大压力。根据欧洲央行此前发布的标准,纳入其直接监管的重要对象包括:第一,资产规模标准,即总资产(经审计后的合并报表)超过300亿欧元;第二,经济重要性标准,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总资产大于等于所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0%,二是总资产大于等于50亿欧元;第三,跨境业务量标准,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金融集团,一是总资产超过50亿欧元,二是跨境资产超过总资产的20%或跨境负债超过总负债的20%。 对于中资银行欧洲机构而言,超过上述标准并不会太遥远。即便是通过子行与分行联动的方式能够在短期内避免直接监管,但长此以往很可能引起欧洲金融监管机构的关注,甚至导致不必要的惩处。 未来前景不确定 或带来更多风险 虽然从目前来看,欧洲银行业联盟最终建立是大概率事件,但受欧洲政治关系、成员国利益关系、资金关系等多重因素限制,未来可能还面临着一些不确定因素,使中资银行欧洲机构经营发展面临一定的考验。 一是欧洲银行业联盟机制建设过程中发挥实效的不确定性。由于“三大支柱”并未同步进行,联盟机制效应短期难有明显成效,无法真正切断银行和主权债务之间的双向负面影响,不仅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难以产生实效,甚至还带来诸多问题和风险,中资银行在欧经营的市场环境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二是欧洲银行业联盟“三大支柱”实施程度的不确定性。总体而言,最新框架的设置可以说是成员国利益博弈与妥协的阶段产物,在具体的监管权力、清算处置和共同存款保险资金归集方面,欧元区成员国以及欧盟其他成员国之间仍存在争议。最终的金融监管走向、问题银行处置方式、存款保险资金征收办法,都将对中资银行欧洲机构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是未来可能出现的“黑天鹅”事件对欧洲银行业联盟的冲击。虽然近期有关希腊债务问题的讨论暂告一段落,希腊也正式通过了单一清算机制的政府间协议,但未来希腊退出欧元区这样的黑天鹅事件仍然不能完全排除。若未来希腊退欧,欧元机制可能面临严峻挑战,欧洲银行业联盟也将不可避免遭受冲击,中资银行欧洲机构也将面临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