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直接涉及房地产的内容是: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今年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适应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逐步纳入公租房供应范围。 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到保障性安居住房的建设量,并强调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 对此,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认为,这预示着今年可能会减少保障性住房供地量,并通过货币化安置为楼市输送更多购房需求。一减一增,对于一线城市来说是重大利好。 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也认为,今年更强调棚改安置住房要与商品房存量房源渠道打通。目前棚改货币化安置仍有较大空间,不仅为市场带来大量的需求,对去库存的重要作用也将不断凸显。去库存成为今年房地产的重头戏。 同时,从支持政策来看,今年仍会保持宽松。黄瑜认为,今年政策或将从供需两端多元去化房地产库存,因城施策仍是基调,未来一线城市政策或将与全国整体局面形成差异化,严控投资投机。 另外,对于公租房范围的扩大,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科伟认为,这将带来大批对公租房源的需求,今年会加大落实购买商品房用于保障房的力度,政府在租赁土地出让制度和税费费率和征收方式上可能会有新的政策出台,鼓励房企盘活存量。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房地产企业的直接利好消息是,5月1日起房地产业将正式全面实施营改增。 对此,杨科伟认为,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税费负担将进一步下降,提高企业利润和活力。 杨科伟同时认为,以现有的人口增长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长目标测算,“十三五”期间,每年新增常住人口约1500万人,以此测算,城镇化率提升带来的新增住房需求大约为12.7亿平方米;另外旧城改造(包括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带来的新增住房需求大约15.7亿平方米。新增需求巨大,“十三五”期间房地产行业仍会平稳健康发展。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