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傅苏颖 “近几年,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不断拓宽,《征求意见稿》是将过去保监会发布的单个规定整合起来容纳进一个更加系统的规定中。”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教授王绪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流动性的不断增强,也为我国社会经济提供了融资的资金来源。 3月8日,保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月31日,接近一个月的征求意见期已经结束。《征求意见稿》拓宽了险资的投资范围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明确提出保险资金可以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可以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等私募基金,还可以投资设立不动产、基础设施、养老等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可以设立夹层基金、并购基金、不动产基金等私募基金。 王绪瑾表示,随着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保监会的资金运用监管不断完善,这有利于保险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便于保险公司承保能力的提升,促进保险资金规模的不断壮大,从而促进保险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支持专业资金管理机构帮助险资管理资产配置,在强调风控的同时获取较高的稳健收益。 对此,华宝证券认为,保险资金资产配置策略组合将越发丰富,并逐步改善长端利率曲线;同时,保险资金委托机制将带领资本市场进入“掘金大资管”时代。 分析人士预计,随着险资运用管理办法发布,6000亿元增量资金有望进入股市。 广发证券(16.59, -0.30, -1.78%)认为,偿二代已于今年正式实施,本次险资运用管理办法修改也是配合偿二代推进。此次《征求意见稿》鼓励保险公司优化配置,投资新标的,也秉承此前中央鼓励险资支持实体经济的指导,对不动产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有望扩大。 险资密集调研76家公司 聚焦计算机等三行业 3月份以来股市大幅回暖,险资调研上市公司的热情渐高。媒体记者根据统计发现,3月1日-4月5日,共有76家上市公司获得了险资的调研。从行业来看,计算机、医药生物和房地产三大行业备受险资青睐。 从调研的频率来看,排名第一的当属中国人寿(23.420, -0.37, -1.56%),分别调研了华媒控股、中电鑫龙、亿纬锂能(29.020, -0.91, -3.04%)、高德红外(23.88, -0.37, -1.53%)等17家上市公司,排名第二的为天安保险,分别调研了利亚德(24.520, -0.36, -1.45%)、初灵信息(59.980, 1.05, 1.78%)、沪电股份(4.77, -0.11, -2.25%)以及海立美达(24.62, -1.58, -6.03%)等15家上市公司,排名第三的是中国平安,分别调研了光环新网(41.480, -0.71, -1.68%)、新联电子(14.01, -0.46, -3.18%)、华斯股份(17.64, 0.12, 0.68%)以及太钢不锈(3.47, 0.00, 0.00%)等13家上市公司。此外,阳光保险调研的上市公司也达到10家,调研的上市公司包括汇川技术(39.390, -0.81, -2.01%)、旷达科技(14.19, -0.01, -0.07%)、沧州明珠(18.70, -0.29, -1.53%)以及太极股份(36.20, -1.39, -3.70%)等。 同时,华夏保险、长江养老、浙商保险等3家保险公司至少调研了5家以上的上市公司,而安邦保险、安诚财险、国泰人寿等在内的8家保险公司至少调研了2家以上的上市公司。 从行业来看,计算机行业备受关注,旋极信息(24.360, -1.15, -4.51%)、东方网力(29.600, -0.67, -2.21%)、佳创视讯(26.670, -0.50, -1.84%)等11家上市公司分别获得险资17次调研,其中,东方网力获得险资调研的次数最多,分别获得天安财险、阳光保险、泰山财险以及中融人寿等4家险企的调研关注;旋极信息排名第二,分别获得人寿养老、天安财险和平安养老等三家险企的到访;佳创视讯则受到前海人寿和华夏保险两家险企的调研。 险资调研次数行业排名第二的是医药生物行业,共9家上市公司分别获得险资13次调研;排名第三的行业是房地产行业,共5家上市公司获得险企10次密集调研,其中,仅三湘股份(10.45, 0.11, 1.06%)获得一家险企的调研,包括华联控股(8.31, -0.08, -0.95%)、广宇集团(7.20, -0.38, -5.01%)、福星股份(12.08, -0.19, -1.55%)以及滨江集团(7.49, -0.16, -2.09%)至少获得2家以上险企的集中调研。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险资投资需求的释放,越来越多的保险机构将倾注更大精力关注A股市场,把握价值投资机会成为险资尝试加大权益类投资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