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钱焕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工作重点。多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大力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在2013年国务院下发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后,山东省自我加压,在国家确定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船舶、煤炭等6个行业的基础上,增加了炼油、轮胎、化工3个行业,一并推进过剩产能化解和脱困发展。 “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共有18个行业1553户企业淘汰了落后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数是国家任务的3.2倍,连续5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淘汰任务。目前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和结构调整的重点在钢铁、煤炭、船舶三个行业。一是稳妥推进钢铁行业去产能。按照国家部署,我们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山东省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初步方案》,力争利用5年时间总体压减生铁产能970万吨、粗钢1500万吨,实现企业创新、研发能力显著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产能利用率更加合理,高质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市场预期和企业经济效益向好。二是大力压减煤炭行业过剩产能。研究制定了《山东省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初步方案》,将采取煤炭限采、减采、缓采措施,强化转产发展和对外开发建设,推进煤炭绿色开采,发展煤炭清洁加工利用。“十三五”期间,计划退出各类煤矿100余处,化解产能6000万吨左右,到2020年末,省内煤炭产量控制到1亿吨以内。三是整合优化船舶行业产能。经过多年调整,我省船舶工业设施装备达到国内一流,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居全国第三位,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推动重组整合、优化升级,鼓励骨干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