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7月7日)商品走势涨跌分化,黑色系商品大涨,农产品继续回调,截止下午收盘,菜粕封死跌停,棕榈油大跌4.82%,豆粕大跌4.41%,橡胶大跌4.06%,豆油大跌3.63%、菜油大跌3.21%,动力煤大跌2.91%,菜籽大跌2.63%,豆一、沥青、白糖、沪镍、沪铜、玻璃、PTA、鸡蛋跌逾1%,涨幅方面,热卷上涨2.12%。
两粕需求短期受制
连日暴雨的影响蔓延到了农产品市场,主要体现在下游需求端受制。
“暴雨对水产和生猪养殖的冲击较大,不少地方的猪场被淹,鱼塘里的鱼都跑了,近日菜粕和豆粕的成交量也明显下降。”中信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刘高超告诉记者。
豆粕和菜粕分别是猪鸡家禽和鱼类的饲料,由于部分养殖户遭遇暴雨灾害,两粕的下游需求也大大降低。来自天下粮仓的数据显示,6月中旬,沿海菜粕日均成交量近1.5万吨,而到了6月下旬则猛减至日均1300吨左右,7月以来的日均成交量不到2000吨。
由于需求不振,两粕价格应声下跌。农业部数据显示,7月5日菜粕全国现货均价为2852.94元/吨,环比下跌0.21%;豆粕现货均价为3581.52元/吨,环比下降1.13%。期货市场上,两粕价格连续两日下跌,昨日菜粕1609主力合约报收2724元/吨,大跌4.49%;豆粕1609主力合约收于3254元/吨,下跌3.3%。
不过,刘高超表示,两粕价格回调最主要还是受到美豆的影响,而降水对其他农产品,像大豆、棉花、白糖等影响也有限。
“暴雨天气对农产品整体的影响并没有太大。”方正中期研究院农产品组分析师王玉红对记者表示:“像大豆价格还是要看美国市场的脸色,最近美国主产区虽然气温偏高,但是降雨充足,拉尼娜天气的影响还没有反映出来,在前期利多释放完后,盘面资金近期获利了结。”
豆油、棕榈油价差将持续扩大
依据厄尔尼诺向拉尼娜天气转化的逻辑关系推演,拉尼娜天气利多美豆、利空棕榈油的影响还在持续。在7月美豆生长关键期,如果出现干旱少雨天气,美豆上行对CBOT及国内豆油期价形成利多支持。通常情况下,CBOT美豆期价在7—8月天气炒作期形成年内高点,这样国内豆油与棕榈油价差也会在未来1—2个月时间内达到季节性高点。
马来西亚棕榈局公布的供需数据显示,自今年3月开始,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陆续恢复增长。在今年3—5月,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平均增幅在7.33%,该国棕榈油出口及生物能源转化的压力随之加大。此前,市场预期东南亚地区斋月需求有望带动当地油脂消费增加,但从实际消费反馈情况看,斋月消费呈现旺季不旺特点。另外,受到4月马来西亚棕榈油恢复征收出口关税政策影响,4—5月该国棕榈油出口已经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10%—13%。如果后期棕榈油主产国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持续恢复增加,在棕榈油消费有限、生物柴油消费不能按计划实施的情况下,全球棕榈油库存增加预期还会不断加重,国内豆油强、棕榈油弱的局面也将延续。
市场氛围偏暖铁矿石短期难跌
6月以来,铁矿石、钢材期货止跌反弹,并再度构建出明显的上升通道。随着钢材价格相对于炉料成本的更快上涨,近期钢厂盈利情况明显改善,导致国内成材产量维持高位,而销售压力渐增将促使钢厂成材库存缓慢积累,最终会对铁矿石造成需求压力。不过,当前现货市场矛盾尚未进一步激化,在大宗商品整体走强的前提下,铁矿石亦将维持高位。
铁矿石库存长期高企。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全国45个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量为10461万吨,周环比增加193万吨,创下2014年12月中旬以来的新高;其中澳洲矿5770万吨,增加181万吨;巴西矿2199万吨,增加55万吨。港口铁矿石数量已经连续7周维持在1亿吨以上的高位,且近两周连续出现200万吨左右的周环比增量。钢材需求淡季背景下,铁矿石现货库存压力进一步凸显。此外,根据数据可知,截至7月1日当周,国内大中型钢厂进口铁矿石平均库存可用天数为23天,周环比减少2天,较此前一周可用25天的外矿库存水平大幅下滑。近期,港口矿现货价格虽然随期货价格走高而继续拉升,钢厂补库意愿低迷,但市场交易活动明显清淡。随着下游需求在淡季效应的压制下逐渐萎缩,钢厂缺乏超量购矿动力,开始表现出压缩原料库存、回归低库存策略的倾向。
上游供应维持正常。就内矿供应来看,截至6月24日,全国矿山开工率为42.9%,较6月12日微降0.5个百分点,自4月中旬以来,一直维持在42%以上的稳定水平。在外矿价格大涨的刺激下,国产矿提价意愿明显上升,缺货地区内矿价格普遍有所上涨。不过,由于淡季已至,矿山对后市并未盲目乐观,多数国内矿将维持目前的生产、销售状态,且除南方地区部分矿山受雨水影响产量下降外,其余地区情况变化不大,预计短期内国产矿供应将维持稳定。而从外矿供应的角度分析,6月20日—6月26日当周,澳大利亚铁矿石发货总量为1498.4万吨,周环比减少43.5万吨;其中往中国发货量为1149.3万吨,周环比减少204.3万吨。当周巴西铁矿石发货总量为743.48万吨,周环比增加50.52万吨。澳巴两国发货量继续维持正常较高水平,但与此同时,国内钢厂购矿量却开始缓慢萎缩,未来或将导致港口库存进一步攀升,并对铁矿石价格产生供应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