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7月13日),国际能源署(IEA)表示,尽管石油需求增长强劲,且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以外的产量大幅下滑,但全球石油过剩现象顽固不退,对原油价格构成重大压抑。 IEA表示,已将2016和2017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预估分别调高至140万桶/日及130万桶/日,较上个月的预估上修10万桶/日。IEA表示,由于印度、中国及欧洲消费强劲,石油需求上升。“不过(欧洲的需求增速)不太可能持续,欧洲经济本已动荡,现在又要应对英退之后平添的不确定因素。”IEA补充道。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通过增产来维护市占率,以挤走美国等高成本产油商,这种策略导致油价今年稍早曾跌至逾10年来最低,报每桶27美元,之前在2014年曾创下115美元的高点。油价下滑迫使许多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以外的生产商限制产出,油价最近几个月已回升到每桶50美元左右。尼日利亚和加拿大等国的生产发生中断,也支撑了油价。但这尚不足以削减过去两年积累起来的过剩供应。IEA表示,5月份工业化国家的商业库存增长1,350万桶,达到30.74亿桶的纪录高位。IEA表示,库存在6月继续上升,浮动存储的原油升至2009年以来最高水平。“尽管市场趋于平衡,但非常高的库存水平对于最近出现的油价稳定是个威胁,”IEA表示。“尽管石油库存接近极限,但如此高的规模,尤其是对于需求增长正在放缓的那些油品,库存仍然是压制油价的一个主要因素。”中东市占率扩大IEA同时指出,近期数据显示,部分主要消费国的需求成长可能放缓。中国方面,5月数据显示需求仅较上年同期成长13万桶/日。美国方面,估计4月汽油交货量仅较上年同期增加7.5万桶/日,较IEA的预期低约41.0万桶/日。供应方面,2016年非OPEC国家产量料减少90万桶/日至5,650万桶/日,2017年则料温和增加20万桶/日。在此同时,6月OPEC原油产出创八年高点3,321万桶/日,其中沙特产量达1,045万桶,逼近纪录高点,尼日利亚在遭受叛军攻击后,产出略有回升。伊朗6月产出达366万桶/日,较5月增加5万桶/日,而自年初西方国家减轻制裁之后的产出增幅为75万桶/日。“如此一来,中东在全球原油供应的占有率升至35%,创1970年代末以来最高,这强烈地提醒着我们,即便美国页岩油产出的确恢复成长,老牌产油国对于油市仍是至为重要。”IEA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