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深圳房产掀1号风暴 只为推广 卖完楼后或烟消云散

发表日期:2016-07-18 16:57:30 兰格钢铁

谁敢相信几十平米的陋室永远和美国一个HOUSE等价?这个焦灼就是高处不胜寒。 李劲 忽如一夜春风来,深圳的房地产项目刮起风暴,都成了“1号”,令人眼花燎乱,目不暇接:深圳湾1号、香蜜湖1号、天玺1号、半山道1号、龙岗大道1号、梅沙1号、新锦安1号公馆、红树湾1号、光明1号、锦绣1号、天阶1号、鹭湖1号、中英街1号、前海湖山1号、深港1号、幸福1号、卓越前海1号、凯德公园1号、海山道1号……还有一方九誉、一城中心,也是1号的意思,卖嘎德恩,这么多1号,没完没了,大家都是1号——全部并列第一?那2号在哪里?找遍深圳也没有一个。倒是有中海九号公馆、第五大道、17英里、第五园、玖龙玺等等,虽不是1号,但也没有半点谦虚的意思。 这么多“1号”喷涌而出,让我们感觉深圳的房地产处在一个特殊的时刻,灿烂辉煌到了顶点。 以前不是这个样子,房地产开发是百年大计,地产商为了起个好名字煞费苦心,请大学老师斟酌,请风水先生踏勘,设个奖金向社会征集,自己推了又敲,敲了又推。百仕达、碧云天、云顶翠峰、悠然居、蝴蝶谷、金域蓝湾、翡翠郡、东方玫瑰园、纯水岸、雕塑家园、趣园、慢城……端庄又抒情、写实又写意的好名字不胜枚举。地王大厦是当年的亚洲最高摩天大楼,本名叫信兴广场,人们都喜欢称它为地王大厦,倒把本名给忘了,这是实至名归,不要都不行。如果搁在今天,地王之上再升一级,得叫天地1号了。当年,人们没这么嚣张。万科俊园八面威风,没叫爱国路1号,赛格广场比地王大厦还高,也没叫华强1号。后来,情况慢慢变了。在大量1号涌现之前,房地产已经开始吹牛了,那时候吹的牛和现在不一样。比如,明明是卖给本地人的住宅,房子盖得很土,却命名为国际公寓、亚洲花园、世界名苑;很粗糙的中国风,命名为唐、宋、御、皇,就差三呼万岁了;明明是普通房子,却称之为庄园、公馆、城堡;明明是中国人住的地方,却照抄外国地名,普罗旺斯、香谢里榭、威尼斯、剑桥、芝加哥……一路演化到今天,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吹了一大圈外面的牛,慕然回首,发现最牛的原来是自己,于是开始膨胀,自吹自擂,诸多1号横空出世。 其实,很多时候,某一地、某一城乃至某一楼宇的名字,只有三分是人可以赋予和外加的,七分在它的自然禀赋之内,早就存在着,你要用你自己的三分去寻觅天然的七分,找到的一瞬间你会有感觉,它就是这个名字,这种难以名状的人文探索过程并不容易,这就是文化。《道德经》说:无名万物之母,有名万物之始。又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等等。有关名字的文化是很大的。 以前房地产商吹牛不过分,抬高自己,不伤害别人,现在的1号吹牛法是伤害别人的。把自己摆在不容质疑第一位上,邻居们会产生不适感,难道我是小二、小三吗? 中国文化是含蓄的、有情的,知其雄,且要守其雌,就算自己是当之无愧的NO.1,也不用恶狠狠地吼出来,大吼大叫,大鸣大放,让文化感掉了一地,更何况如此多1号有几个货真价实名副其实?为什么一定要吼? 中国房地产成了吸纳社会财富的大坑,实体经济不景气和人民币的贬值预期使作为人民币资产主体的房地产承压,而房价仍在顶着压力往上涨。经济增长预期、部分城市人口红利、热钱堆积,不可能都跑美国去,以及根深蒂固的土地财富观等,都是力量。可是,深圳房价已经超出营造成本10倍,一切都不在开发商的掌握之中了。谁敢相信深圳的几十平米的陋室永远和美国一个HOUSE等价?这个焦灼就是高处不胜寒。辉煌下面,有一个膨胀和一个焦灼,不仅仅是房地产商,而是全社会。 很多房地产项目有两个名字,一个用来推广,这个1号那个1号,天花乱坠,还有一个政府审批的真名。后者是身份证名字,1号只是艺名。卖完了楼,有些1号可能会烟消云散,坑不坑爹?甚嚣尘上的深圳房地产1号风暴可以休矣。(作者系深圳企业高管)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