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乔川川 昨日,为期三天的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据悉,大会期间,将开展主题报告、高峰论坛及专题论坛、产业对接、优秀案例体验等一系列重要活动。同时展会现场,来自全球12个国家的逾200家智能制造领军企业参展,带来了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机器人(23.700, 0.08, 0.34%)、智能化解决方案等世界智能制造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还将在大会上正式发布并解读《“十三五”智能制造规划》,为未来五年中国智能制造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指明推进的重点和路径。 从智能制造整个产业链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空间来看,浙商证券表示,智能制造产业链发展的顺序为,首先实现自动化,然后信息化,再次互联化,最后智能化。产业链受益细分领域的落地顺序则是从硬件到软件,从物理到网络。整个产业链中涵盖智能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服务机器人、其他自动化装备),工业互联网(机器视觉、传感器、RFID、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ERP/MES/DCS等)、3D打印以及将上述环节有机结合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及生产线集成等。目前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已经迈入“万亿元时代”。2015年我国智能制造产值在1万亿元左右,2020年有望超过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20%。具体到产业链上的投资机会,主要包含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和3D打印等。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海得控制(23.020, 0.38, 1.68%)、梅安森(19.650, 0.30, 1.55%)、*ST昆机、鼎捷软件(26.100, 0.14, 0.54%)、沈阳机床(14.610, 0.04, 0.27%)、秦川机床(8.680, 0.02, 0.23%)、锐奇股份(10.840, 0.10, 0.93%)、盾安环境(10.530, -0.03, -0.28%)、隆基机械(12.630, 0.02, 0.16%)、巨轮智能、光韵达(25.360, 0.16, 0.63%)和远光软件(14.560, -0.02, -0.14%)等12只智能制造概念股2016年以来跌幅均在30%以上,相较沪指年内9.59%的跌幅而言,存在一定的超跌。其中,海得控制、梅安森今年以来股价已近腰斩,累计跌幅分别为:47.08%和46.84%,而海得控制相较去年6月份高点时,已下跌近70%。 对此,有市场人士表示,从中青宝(26.180, 0.18, 0.69%)、同花顺(74.260, -0.92, -1.22%)、掌趣科技(10.340, 0.05, 0.49%)的近期频频异动来看,市场正在尝试风格切换,那些超跌的优质成长类股随时有止跌反弹的可能。 事实上,资金已开始布局部分智能制造类龙头股,《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统计显示,青岛海尔(10.270, -0.07, -0.68%)、远光软件、京山轻机(16.240, 0.00, 0.00%)、智慧松德、新疆城建(13.700, 0.60, 4.58%)、三一重工(6.230, -0.03, -0.48%)、海康威视(25.050, -0.41, -1.61%)和梦洁股份(8.550, -0.16, -1.84%)等8只个股11月份以来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额均在6000万元以上,分别为:30417.81万元、11533.42万元、8984.75万元、8936.32万元、8655.97万元、7701.72万元、7127.61万元、6360.00万元。 个股选择上,宏信证券表示,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背景下,机器人、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传感器等细分领域有望受益,个股建议关注:赢合科技(65.670, -0.20, -0.30%)(锂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先导智能(锂电池、光伏自动化生产设备)、智云股份(64.700, 2.79, 4.51%)(汽车、3C、锂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机器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埃斯顿(35.990, -0.48, -1.32%)(机器人及伺服系统)、慈星股份(11.870, 0.04, 0.34%)(布局智能装备与移动互联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