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国内建筑钢材市场价格先强后趋于弱稳,中上旬市场因受地条钢严查消息提振,钢坯、期螺大涨带动现货上扬,国内建材价格盘整后出现上涨,中下旬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过节气氛愈发浓厚,各地经销商逐步离市,国内大部分钢材市场仅维持零星交易,除个别商家为回笼资金继续低价出货外,其他主流报价均无明显变动。另外,随着唐山钢坯春节锁价2810元,直待节后开市,各地市场成交愈发冷清,考虑到节日期间各地整体库存量较大,商家对开春走势仍抱有一定担忧,而节间价格平稳运行。
节后商家基本定于2月4日-8日左右恢复正常营业,但正值农历1月,终端需求恢复势必缓慢,在此态势下,市场供需矛盾还将更加凸显。但随着严查“地条钢”工作的深入及主导大钢厂挺价政策较强,商家对节后市场仍有向好预期,节后“开门红”效应和补库的增加,后期市场需求也会稍有好转,加之商家心态盼涨,使得今年春节后行情仍有待期盼,中上旬价格将维持上涨,中下旬在库存资源较多,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价格将有适当的回调,预计整体2月份国内建筑钢材市场价格将涨跌互相,整体呈窄幅调整走势。
一、一月国内建筑钢材市场涨后趋稳
上旬国内建筑钢材市场价格整体呈现回落态势,各地市场价格走势差异较大,华东及华北地区受雾霾影响工地停工面积较大,市场呈现以稳为主的局面,市场成交多为冬储需求,而华南地区则回落明显,南北价差出现明显收窄,市场成交尚可但由于北材大量到货,价格承压明显。
中旬国内建筑钢材市场价格开始由震荡转入盘整,除北京地区价格波动较大外,其余地区大多已回归盘整态势。各地市场成交均已大幅度回落。随着工地逐渐进入停工状态,现存成交多以冬储补规格为主,市场小规格资源偏紧。各地需求将进一步下降,市场将正式进入被动冬储状态,由于今年高炉开工率高且铁矿入炉品味也较高,使得今年社会库存将较前两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市场面临更大的压力,但价格波动的幅度将较为有限。
下旬国内建筑钢材市场价格在前期期货暴涨的带动下出现了一轮暴涨行情,随后由于过节因素导致的成交急速下滑,市场略微盘整后便进入了平稳态势。市场成交气氛极为清淡,库存保持正常增加态势。随着春节临近,大量商家已经进入了放假阶段,猴年行情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市场已基本无成交气氛,商家多以值班为主,价格也将维持平稳局面。
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月26日,兰格钢铁国内综合指数为137点,比上月同期上涨0.62%,比去年同期上涨68.83%。长材指数为138.8点,比上月同期上涨1.55%,比去年同期上涨65.05%。其中LGMI高线、三级螺纹钢指数分别为146点和135.8点,比上月同期分别上涨1.51%和1.57%,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56.4%和69.22%。
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月26日,Φ6.5mm高线国内均价为2044元(吨价,下同),比上月末涨65元;Φ18-25mm三级螺纹钢国内均价为3370元,比上月末涨87元(见图1)。
图1 国内建筑钢材均价走势图
北京市场:1月26日,Φ6.5mm高线、Φ18-25mm三级螺纹钢价格分别为3420元和3200元,比上月末下跌10元和上涨180元。
上海市场:1月26日,Φ6.5mm高线、Φ18-25mm三级螺纹钢价格分别为3570元和3230元,比上月末上涨60元和50元。
广州市场:1月26日,Φ6.5mm高线、Φ18-25mm三级螺纹钢价格分别为3670元和3830元,比上月末下跌20元和持平。
二、国内建筑钢材产量环比、同比小幅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12月份我国钢筋和线材产量分别为1647.8万吨和1100.8万吨,同比分别下降6.1%和9.06%,环比小幅下降4.36%和5.096%。(见图2),国内建筑钢材产量环比小幅增长。
\s
图2 钢筋、盘条每月产量走势图
三、十二月份线材、螺纹钢净出口环比增减不一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2月份我国线材进口量4.55万吨,同比下降16.97%,环比下降14.15%;出口量68.63万吨,环比下降8.55%,同比下降44.94%。12月份螺纹钢进口量为0.51万吨,同比增长59.38%,环比增长30.77%;螺纹钢出口量为1.59万吨,环比增长11.97%,同比增长38.26%。12月份线材净出口64.08万吨,环比下降8.13%,同比下降46.23%;螺纹钢净出口1.08万吨,环比增长4.85%,同比增长30.12%(详见图3)。
\s
图3 钢筋、盘条每月净出口量走势图
四、二月份国内建筑钢材市场价格窄幅调整
2月份将面临高库存和需求不足,节日期间到货增多,节后库存将有较大幅度上升。春节后“开门红”的效应,价格将有小幅上涨,进入中下旬市场价格将有回落,2月份供需矛盾将改善,“地条钢”和环保去产能,加上河钢直供和出口,市场供应压力减少,下游采购将陆续增多,因此预计2月国内建筑钢材市场价格将整体维持窄幅调整态势。
1、 宏观方面央行“准加息”货币宽松时代结束
春节假期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了逆回购利率和常备借贷便利利率。而在春节放假前,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就已上调。这些利率的名称,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并不常见,可能大多数老百姓也弄不明白,但这些利率的接连上调,又实实在在的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毕竟来说,央行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向市场发出了一个极为明确的信号,那就是货币宽松的时代已经结束,大水漫滩的资金流动性已经一去不复返。
这次央行“出手”的对象,是存在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货币市场,而不是直接影响公众和实体企业的存贷款领域。也就是说,这次上调的是央行给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时收取的利率,并没有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所以这次央行上调利率不完全等同于加息。虽然央行此举并未直接加息,但是市场已经深深的感受到了加息已经是箭在弦上,只欠东风。
对于完全依赖于银行贷款的房地产市场而言,央行的加息信号比加息更加刺痛市场的神经,因为较低的银行贷款利率是促成2016年上半年国内楼市出现涨幅巨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央行发出明确的加息指令,在房价高昂的今天,买房人只能是望房兴叹。
2、供应方面压力减小
今年1月末,李克强总理在《彭博商业周刊》发表了题为《开放经济 造福世界》的署名文章。在提及供给侧改革时,李克强指出,2016年中国分别压减了6500万吨和2.9亿吨以上的落后过剩钢铁和煤炭产能,为此将有70万名钢铁和煤炭从业者转岗。这是我国政府首次公布去产能成绩单。压减数量超过了早先制定的4500万吨钢铁和2.5亿吨煤炭的2016年去产能目标。署名文章中,李克强总理明确了中国的去产能路线图,中国政府已将钢铁去产能目标由原先的1亿-1.5亿吨修正至1.4亿吨。
去年初,国务院印发的钢铁和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文件中提出,计划从2016年开始,用五年时间(到2020年为止)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
1月10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7理事会议在北京召开。工信部副部长徐乐江指出,2017年是钢铁行业去产能的攻坚年,全行业要打好化解过剩产能攻坚战,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步伐,要坚决取缔地条钢等落后产能。
2017年在钢铁去产能过程中,中频炉、地条钢将继续成为重点治理对象。地条钢涉及产能约为1-1.5亿吨,全部去除之后将有效影响行业的整体供给格局,最为明确和直接的是对螺纹钢行业的影响,A股市场上螺纹钢占比高的钢铁企业有方大特钢、三钢闽光、新钢股份和河钢股份等。同时,在完成1.4亿吨去产能目标的背景下,市场供需关系将得到进一步修复,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总体盈利水平也将继续改善。
3、节后市场需求将逐渐好转
1月5日,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举行了“2017年中国经济预测发布会”,发布了对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投资、消费、进出口、国内物价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房地产、粮食产量等方面的年度预测值。预计2017年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约为7687元/平方米,同比上涨3.4%,其中住宅平均销售价格约为7435元/平方米,较2016年同比增长4.1%。在调控政策的影响下,预计201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将回归平稳增长,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增速保持低速增长。
从下游需求情况看,目前天气寒冷,下游工地停工增多,市场需求非常差。当前北方市场需求极度匮乏,市场有价无市。而南方市场,由于北方低价资源冲击,南方市场下游需求释放逐渐放缓。春节后,时间处于2月中上旬,天气逐渐回暖,下游需求将逐渐恢复,市场成交一定程度上将有所好转。
4、节后库存增长幅度较往年大幅增长
2017年春节前库存呈连续上升趋势,截止到1月20日,国内建筑钢材库存总数在551.39万吨,周环比上升7.85%,较去年同期增长48.85%。主导市场北京建材库存在46.28万吨,周环比上升9.7%,年同比增长139.18%。2016年北京春节后库存为34.76万吨,2017年春节后,库存大幅上涨,截止2月6日,北京建材库存为64.81万吨,较节前增加18.54万吨。较去年春节后库存增幅在86.45%。2017年春节前后的库存表现与2016年有明显差异。今年建材库存压力相对突出,对于节后市场资源消化的压力较大。这与2016年春节前后市场保持的一个低库存优势大不相同,基础优势不再。
综合来看,春节后库存增长较往年大幅增长,而市场终端需求恢复势必缓慢,在此态势下,市场供需矛盾还将更加凸显。但随着严查“地条钢”工作的深入及主导大钢厂挺价政策较强,节后“开门红”效应,以及市场需求也会稍有好转,加之商家心态盼涨,使得今年春节后行情仍有待期盼,中上旬价格将维持上涨,中下旬在库存资源较多,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价格将有适当的回调,,预计2月份国内建筑钢材市场价格将涨跌互相,整体呈窄幅调整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