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一基地三区”,不断优化港口空间和功能布局是中央赋予天津的定位。今年以来,天津港开辟多条新航线,吸引大型船舶停靠,积极探索航运金融创新,加快构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 在天津港太平洋集装箱码头,马德里马士基号集装箱货轮正在进行装卸作业,满载量达到1.8万标箱的巨轮即将驶往丹麦、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大型货轮成为常客,是天津港近几年来的最大的变化,天津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操作管理部副经理冉祥辰说:“目前一万八千标箱成为一种常态,一周大约要接卸5到6个航次。4月份以后,两万标箱的船舶已经在天津港运营。” 近五年,天津港累计投入520多亿元,航道等级提高到30万吨级,复式航道正式通航使得港口进出效率提高47%以上,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已经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实现贸易往来。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集装箱业务部副部长孟庆柱说:“跟五年前比净增加6条集装箱航线,从表面上来看绝对量增加不大,但是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几年前天津港的集装箱航线主要集中在近洋航线,比如日本、韩国线,现在的航线更加合理,我们的欧洲线、美国线、非洲线都纷纷开辟,远洋直航线的比例越来越大。” 大轮船、新航线让天津港通达能力更强,如何利用金融创新方式让航运金融发挥更大的作用呢?今年上半年,天津港东疆港区融资租赁923架飞机、110艘国际船舶、12座海洋工程平台,国内占有率分别达到了90%、80%和100%,这份闪亮的成绩单背后的支撑就是先后推出的外债指标管理、海关异地监管、融资租赁出口退税、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资金等30多项新举措、新模式。东疆保税港区国际航运和金融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吴彬说:“按照天津市一基地三区的发展目标,努力把东疆打造成航运金融中心、航运业务中心、航运的产品中心、航运的创新中心,争取尽快成为整个产业的领航区和政策的策源地。” 与此同时,天津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推动口岸合作一体化及港口间的合作交流。目前天津港已完成京津冀地区8+2无水港网络布局,开辟了环渤海支线,深度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共同打造世界级港口群。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发展部张雷杰表示:“今后一个时期天津港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深入对标伦敦、新加坡、香港等国际一流港口城市和国际航运中心,落实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加快推进津冀港口协同发展方案,促进航运服务聚集提升,打造国际一流的枢纽港口,以优异成绩喜迎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