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不安的是,德国正在出现那些希望一体化进程继续深化和经济继续复苏的人们所不愿看到的苗头。在今天的大格局下,德国下届政府哪怕稍微偏离过去12年里有关欧元和一体化进程的谨慎渐进态度与政策,都是对欧盟事业的沉重打击。 临近2017年底,因已连任12年总理的默克尔与其他党派组建联合政府谈判破裂,德国再次成为欧洲乃至全球的焦点。 今天,德国是欧元区和欧盟最强大的经济体,是共同体的经济支柱。一旦德国政局出现较大不确定性,欧盟更不用说欧元区,无论经济还是一体化进程抑或欧洲社会,就将危机四伏。而令人不安的是,德国正在出现那些希望一体化进程继续深化和经济继续复苏的人们所不愿看到的苗头。且不说,默克尔领导的政党联盟在这次大选中的支持率是1949年以来最低的,仅就谈了近一个月却最终还是退出了组阁谈判的德国自由民主党的政策看,其对深化欧洲财政一体化持强烈反对态度,这对那位满腔热情积极推动加深财政税收一体化并充满乐观情绪的法国总统无异于当头一棒。 围绕难民涌入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特别因为“难民分配安置额度”,欧盟出现了自共同体建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分裂。一些被“欧盟东扩”吸纳的中东欧国家,给予德国主导的倡议或意见以强烈回击,尤其波兰和匈牙利。这无疑使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诸多议题更为难产。在此背景下,德国下届政府哪怕偏离过去12年里有关欧元和一体化进程的谨慎渐进态度与政策,都是对欧盟事业的沉重打击。 对欧盟事业雄心勃勃的马克龙,近期在索邦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明确提出了诸如建立欧洲财政部、欧盟范围内统一税收制度、建立海外军事行动的联合军队等十项建议。如果仅就确保欧元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共同货币并深化一体化进程而言,尤其对前者,马克龙的倡议显然是必需的。但问题是,不要说这三个实质性主权事项,就是比这些次要得多的有关欧元与欧盟的建议,缺乏了德国的回应和许可,法国根本无法推进。 仅就欧元的渊源看,说起来,起始是同床异梦的法德两国对建立欧元有着各自不同的盘算,双方虽均赞同推行单一货币,但出发点与目的迥异。当年的法国总统密特朗,出于对重新统一后的德国会做大做强、形成对法国的优势地位而再次主导欧洲的担忧,试图通过共同货币绑定德国经济强势,牵制德国的政治力量,形成某种监督。而当时的德国总理科尔,非但对法国意图一点也不担心,反而欢迎并充分利用了密特朗创设欧元的热情。科尔的盘算是,出口导向型的德国经济在单一货币环境中更能发挥特长并大踏步增长,通过欧元促进欧洲一体化,更容易提升德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于是,法德领导人揣着各自的意图走到了共同推动欧元创设的道路上。当然,欧元区成员国的政治精英也都明了这一计划:“先迈第二步,再走第一步;统一货币将倒逼政治联盟。” 只是,欧洲的政治精英太过于梦想着一体化了,以致忽略了货币特性的本质要求与规律。即使由贵金属支撑的货币,都离不开特定国家主权,被认为是一国主权的重要事项;何况自布林顿森林体系解体后,任何一种货币均变成了没有贵金属支撑或作为锚链的纯粹纸质化货币,离开了特定国家主权的“法定”,没有哪种纸币能够面世,更谈不上强有力地行使货币职能。而欧盟迄今都不是一个统一紧密的政治联盟,更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如何支撑起欧元在19个民族国家范围内像一般主权货币那样行使完全真正的货币职能就不能不打个大大的问号。“病态的早产儿”,可不仅是某些经济学者对欧元的称呼,一些政党领导人也这么认为。尽管欧洲中央银行作为共同货币区的中央银行,可以设计制定实施各类货币政策,但其政策能否起到应有预期作用呢?欧元面世以来尤其2008年以来的情形,所给出的回答并不明确坚定。 过去10年,欧洲一体化进程屡受打击。源自美国的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引发欧洲债务、银行业和货币危机,欧元承受巨大压力,也可以说是欧元危机。之后,因金融经济动荡导致的失业率高企和原有社会福利的难以为继,过度的民粹和民族主义浪潮涌起,极右极左势力趁机沉渣泛起,并迅速赢得了二战后极其罕见的民意基础和政治影响力,致使对欧元和欧洲一体化怀疑论再度兴起。2016年的英国公投以“退欧”为结果,更对欧洲一体化进程泼下了一盆冰水。 至于能否实现政治精英期望通过共同货币倒逼的政治统一,那就更不乐观了。仅从经济道理上讲,表面上看,欧洲央行可以在欧元区协调货币政策,然而,各成员国的财政与经济政策仍各自为战,不要说欧洲央行,就是欧盟,对此也无能为力。而财政与经济政策的统一,才是维护欧元稳定并使之行使真正货币职能的前提条件。 欧元区各国似乎越来越纠结于单一货币。一方面,且不说欧洲年青一代已习惯了在各成员国自由使用欧元与不检查护照之便,就是政治精英也都明白,在一个越来越趋于多极化的世界里,正如前德国总理施罗德坚定认为的:“欧元职能的收缩会对欧洲在世界上的地位产生严重后果……欧洲如果没有共同货币就无法继续成为强大的经济区域。欧元是比肩美元的全球性货币。如果没有共同货币,欧洲出口的经济优势就会丧失。”但施罗德担任德国总理期间曾试图制定“欧洲宪法”,却以失败告终。而到了今天,要想保住欧元,不只是“改革”的问题,也不只是马克龙讲的仅仅成立欧洲财政部和统一税制便能奏效的,而是政治统一的问题。仅仅讨论努力建立一个“欧洲经济政府”,恐怕无济于事,且不说连这样的所谓“经济政府”的建立也都困难重重。 欧洲前景如何,取决于欧元区和欧盟各国的智慧与努力。至少在现在看来,对欧元,观察期仍未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