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北向资金一反11月多日净流入的态势,在12月6日创下年内单日净流出新高,深股通和沪股通渠道合计净流出38.5亿元。但与此同时,部分金融、白酒股仍被北上资金加仓。另外,据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12月以来,有部分QFII机构选择加仓医药、光伏板块股票。 北上资金回流 随着市场震荡行情延续,北上资金也在逢低布局A股,11月北上资金成交额创历史新高,达到3735亿元。据Choice数据统计,上周五,沪股通再次净流入超32亿元。从每日十大上榜个股情况看,上周沪股通资金主要买入中国国旅(41.750, 0.56, 1.36%)、中国建筑(9.740, 0.09, 0.93%)、中国平安(69.240, -0.16, -0.23%)、贵州茅台(621.080, -3.93, -0.63%)、青岛海尔(17.720, -0.02, -0.11%)、伊利股份(29.480, -0.01, -0.03%)、恒瑞医药(65.110, -0.27, -0.41%)、中国太保(41.970, -0.73, -1.71%)等个股;主要卖出海螺水泥(29.840, -0.58, -1.91%)、中国联通(7.010, 0.00, 0.00%)、兴业银行(17.550, -0.01, -0.06%)等,对白酒、保险有所回补。上周深股通资金则主要买入京东方A(5.650, -0.06, -1.05%)、海康威视(37.530, -0.37, -0.98%)、洋河股份(108.520, -0.48, -0.44%)、大族激光(50.680, -0.65, -1.27%)、比亚迪(59.880, -1.02, -1.67%)、平安银行(13.100, 0.02, 0.15%)等个股;主要卖出美的集团(50.940, -0.01, -0.02%)、海能达(18.920, -0.46, -2.37%)、科大讯飞(61.730, -2.27, -3.55%)、格力电器(41.870, -0.08, -0.19%)等个股。 Wind统计显示,自7月以来,沪、深股通月度成交金额连续环比增长,至11月首次突破30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时,11月份,北上资金净买入额也环比增至126亿元,沪股通单周净买入、净卖出交替出现。此外,11月28日沪深指数收涨,北上资金单日净买入约33亿元,创下年内第6大单日净买入金额。 进入12月,北上资金不断出现净流出的情况。除12月1日当天,北向资金净流入33.42亿元之外,进入本周,净流出的北向资金在逐日增多,4日、5日、6日净流出额分别为0.24亿元、31.32亿元和38.5亿元。 数据显示,12月6日互联互通北向净卖出38.5亿元,创下年内新高。其中,沪股通净卖出38.3亿元,刷新2016年11月以来的高点;深股通净卖出1979万元,为连续第二天净卖出;昨日净卖出4.2亿元。这已是北向连续第三天净卖出,三天合计净卖出70.1亿元。 而据Choice数据统计,进入12月以来,贵州茅台持续遭到北上资金减仓,而平安银行、洋河股份则多日合计被加仓。 QFII加仓医药光伏板块 香港上市基金管理公司——惠理集团投资董事余小波表示,受内地经济回暖影响,外资A股投资升温,部分QFII欲增加A股投资占比。 据西南证券(5.100, 0.00, 0.00%)统计,QFII在2017年第三季度投资股票的市值为1144.66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第二季度的1144.66亿元增加198.05亿元,增幅为17.30%。若剔除因限售股解禁的北京银行(7.450, 0.02, 0.27%)、宁波银行(17.740, -0.08, -0.45%)、南京银行(8.120, -0.04, -0.49%),QFII在2017年第三季度持股市值达到947.79亿元,比2017年第二季度的748.94亿元增加198.85亿元,增幅为26.55%。 除北上资金之外,部分QFII机构的最新动态也在近几日的龙虎榜单中有所呈现。据Choice数据统计,11月30日,光伏概念股隆基股份(32.200, -1.00, -3.01%)当日跌停,而素有QFII大本营之称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证券营业部席位则在当日和多家机构一并买入该股。据公开资料,隆基股份向来是QFII重仓股,三季度末遭德意志银行共持仓0.23亿股,占流通股比例1.15%。当日该营业部还卖出属新能源板块的通威股份(10.320, -0.20, -1.90%)3.41亿元。 12月4日和5日,该营业部席位则分别卖出怡达股份(34.350, -1.26, -3.54%)、达华智能(18.070, 0.00, 0.00%),并在5日买入圣达生物(50.290, -1.31, -2.54%)。其中达华智能在6日公告临时停牌,公司因经营发展需要,正在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相关事项。 北上资金成外资进入A股主渠道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QFII和RQFII额度双扩容。截至11月29日,累计批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额度967.94亿美元,额度较上个月新增23亿美元;累计批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6048.62亿元人民币,较上个月大幅增加145亿元人民币。 长江证券(8.730, -0.02, -0.23%)研报认为,当前,沪股通和深股通已超越QFII渠道,成为外资进入A股市场的主要渠道。目前,海外资金进入A股的渠道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是传统的QFII渠道,另一个就是沪股通和深股通(统称为北上资金)。从两个渠道的资金规模来看,近两年来QFII持仓的市值整体保持平稳,其涨幅与市场整体的涨幅近似,QFII渠道资金的流入量较少,使用额度远远小于行政审批额度,而北上资金迅速增加,两者之间形成替代关系,同时由于陆股通渠道买卖的便利性,其优势逐步体现,并成为海外资金进入A股的主要渠道。 目前北上资金的规模已经大幅超出QFII,两者之间形成替代关系,同时由于陆股通渠道买卖的便利性,其优势逐步体现,并成为海外资金进入A股的主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