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16家上市银行披露2017业绩快报 中小银行业绩靓丽

发表日期:2018-02-05 14:07:12 兰格钢铁

截至4日,16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2017年业绩快报,净利润同比增长8.33%。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净利增速放缓,但上市银行“赚钱”能力仍不可小觑,预计2018年银行业资产质量延续改善、经营情况延续向好。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营改增”等政策影响的逐渐淡出及银行对资产负债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息差料进一步企稳。 中小银行业绩靓丽 据统计,16家披露业绩快报的上市银行合计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880.99亿元。其中,招商银行(34.860, 0.36, 1.04%)(港股03968)净利润701.5亿元,居16家银行之首,同比增幅为13%。 目前披露业绩快报的多为中小银行,业绩增速大多保持在“两位数”。11家银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超过10%。尤其是刚刚上市的成都银行(13.410, 1.22, 10.01%)净利润增速超过50%,贵阳银行(17.440, 0.66, 3.93%)净利增幅达23.97%,常熟银行(7.990, 0.19, 2.44%)净利增幅达21.71%。 营业收入方面,16家上市银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551.66亿元。其中,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在16家银行中位列第一,达2210.24亿元,同比增幅5.4%;浦发银行(13.460, 0.32, 2.44%)、中信银行(8.070, 0.65, 8.76%)(港股00998)以1686.19亿元和1567.17亿元分列第二、三位。贵阳银行、吴江银行(8.860, 0.29, 3.38%)、无锡银行(8.300, 0.21, 2.60%)、成都银行和常熟银行均实现两位数的营业收入增长。不过,兴业银行(19.330, 0.57, 3.04%)、南京银行(10.360, 0.35, 3.50%)、上海银行(16.620, 0.42, 2.59%)和张家港行(9.890, 0.35, 3.67%)营业收入呈负增长。 市场人士继续看好上市银行2018年的盈利增长,主要原因是受金融去杠杆及监管趋严等因素影响,流动性相对紧张,利率中枢有望上移,利好银行息差收入。 交通银行(7.090, 0.25, 3.65%)(港股03328)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商业银行2018年净息差回升3个基点,主要由于新增资产结构中将以高收益的信贷为主,且部分存量贷款重定价后利率将有所提升。受债券利率居高不下且非标转标的影响,贷款市场供需紧张程度很有可能超过2017年,预计贷款利率继续上升,同时消费信贷、个人经营贷款比重的提高也有利于生息资产收益率走高。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业绩快报显示,在不良资产率方面,15家上市银行2017年末不良资产率较年初实现下降。 平安证券分析师刘志平预计,2018年行业资产质量延续改善、经营情况边际向好,不良生成速度放缓将得以延续,带动拨备计提对利润增长的负面影响逐步减弱。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2018年不良贷款余额上升势头有望放缓,不良贷款率将延续稳中下降的趋势。从信用成本情况来看,2017年A股上市银行的信用成本进入稳中有降的态势,预计25家上市银行的资产减值损失比率同比下降2个基点,大行略有上升,股份行、城商行明显下降,同时信用成本下降成为银行业盈利恢复的重要因素。 连平预计,2018年商业银行将继续合理运用拨备资源,保持相对稳定的贷款核销力度,其中上市银行全年核销规模仍将维持在5000亿-6000亿的水平。 高速扩张时代终结 过去一年,16家银行的资产规模稳步增长。除中信银行总资产同比下降4.27%外,其余15家均实现增长。8家银行跻身“万亿俱乐部”,招行、兴业、浦发三家的资产规模均突破6万亿元。 从增速来看,9家银行总资产增长率超过10%。其中,贵阳银行增长率为24.65%,位居第一。刚刚上市的成都银行总资产增长率突破20%。 尽管如此,多数券商分析人士认为,M2低速增长将成为常态,银行资产负债表高速扩张的时代已终结。 中银国际证券分析师励雅敏预计,上市银行2018年生息资产增速为8%-9%,较2017年下降1至2个百分点。 中信建投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杨荣认为,2018年银行业资产增速放缓,资产端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原因在于流动性考核引导银行增加贷款配置、减少对金融资产投资,同业管理新规压缩同业市场业务、非标管理办法则限制应收款项类投资业务增长,且加息带来资金成本上升、银行资产端加大对高收益资产的配置。 连平表示,2018年金融去杠杆将持续推进,市场利率料居高不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配置将大体延续2017年的格局,具体表现为四方面特征:一是非标继续回表,表内融资需求进一步上升。预计信贷资产在其他存款性公司总资产中的占比可能进一步上升2-3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可能延续今年以来的上行趋势。二是新增个人住房贷款明显回落,消费、小微贷款稳步发展。三是信用债配置难有明显上升,且部分信用债违约事件的发生,将会进一步降低银行配置企业类债券的意愿。四是存款增长依然乏力,负债期限趋于拉长。

相关阅读
华南公募霸气看好MSCI 海外资金入场投资机会全曝[09:58]
中线资金进场迹象明显 2018年创业板值得坚守[10:39]
中字头股获资金逆市抢筹 机构看好8只概念股投资潜力[02-02]
两部门称土地储备资金实行预算管理专款专用[02-02]
北上资金1月净买入351亿元 创三年新高[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