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船”——中船集团完整版的市场化“债转股”方案终揭晓,2月26日,中船集团上市平台中国船舶(600150.SH)和中船防务(600685.SH,00317.HK)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预案的公告。根据公告,中国船舶和中船防务将分别以54亿元和48亿元回购此前股权投资人增资所获的船企股份,以进一步提高对所属船企的持股比例。
1月25日,中船集团曾发布市场化“债转股”第一步方案,中国船舶和中船防务引入股权投资人以债权或现金的方式对外高桥造船、中船澄西、广船国际和黄埔文冲增资合计102亿元。
百亿回购旗下船企股份
为筹划此次市场化“债转股”事项,中国船舶和中船防务股票已于2017年9月停牌,一个月之后进入重大资产重组程序。从路径来看,亦是延续了中船重工旗下中国重工(601989.SH)的“增资+回购股份”债转股两步走。
具体来看,中国船舶拟以21.98元/股的价格发行股份,向华融瑞通、新华保险、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太保财险、中国人寿、人保财险、工银投资、东富天恒发行股份购买上述8家交易方合计持有的外高桥造船36.27%股权和中船澄西12.09%股权,交易作价54亿元。交易后,中国船舶将全资拥有外高桥造船,对中船澄西的持股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中船防务拟以24.33元/股的价格发行股份,购买上述8家和中原资产合计持有的广船国际23.58%股权和黄埔文冲30.98%股权,交易作价48亿元。交易后,中船防务将实现对广船国际和黄埔文冲的全资控股。
中国船舶和中船防务称,通过此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将进一步增强对旗下船企的控制力,确保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此外,在行业周期性低迷、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背景下,还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营效率促进企业内部协调发展,进而增强持续盈利能力。
资产负债率将显著下降
船舶和海工装备行业陷入周期性低迷以来,船舶市场深度调整,三大造船指标特别是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持续大幅下滑,造船企业生产、盈利均面临巨大挑战;2014年下半年开始的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也使得海工装备产业陷入萧条。受此影响,中国船舶和中船防务的资产负债率较高、财务负担较重。
最直观来看,通过此次市场化“债转股”,四家标的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将显著下降。外高桥造船的资产负债率可从89.79%降低至76.31%,中船澄西的资产负债率可从49.48%降低至41.12%。债转股之后,不考虑其他因素,中国船舶的资产负债率预计可降低至59.37%。
广船国际的资产负债率可从71.81%降低至约60.01%,黄埔文冲的资产负债率可从78.47%降低至约67.29%。债转股之后,中船防务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可进一步降低至62%。
从最早的熔盛重工(现已更名华荣能源)开启此一轮“债转股”,到现在“南北两大船”成功试水,中国造船行业的“债转股”将进入总结阶段。此前中金公司便指出,产能过剩行业是银行业不良资产的主要来源之一,供给侧改革则会加快不良贷款的暴露。因此,除核销、证券化之外,在后期如何系统化解和处置该些不良债权,将是市场和行业更需要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