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第一阶段在8月5日已经结束,第二阶段将从8月20日开始,一直延续到11月11日,共6个轮次。对 “2+26”城市、汾渭平原11城市开展全面督查,排查工业炉窑、矿山治理、小火电淘汰、“公转铁”落实、扬尘治理及秸杆焚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督促各项任务及措施落实到位。根据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二阶段将继续执行“销账制度”,对要关停的污染企业采取“两断三清”——断水、断电、清原料、清设备、清场地。工作整体推进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且大气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的城市,将被挂牌督办或公开约谈。
这是继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实施之后的又一次环保大行动,势必更加严格。但生态环境部也强烈要求地方,精准治污而非一刀切,不要“运动式”和“一阵风”,而是建立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
那么环保督查对煤焦市场有何影响?
一、焦炭产量未明显下降
据了解,8月20日汾渭平原环保检查开始,山西吕梁地区率先接受检查,当地焦企逐步加大限产力度。其中个别小型焦企加大前期执行的限产力度,大中型焦企根据自身情况调节生产,出焦量基本正常。目前吕梁地区个别焦企限产50%;运城地区大部分焦企限产力度在15%-20%,少数小型焦企限产30%左右;长治地区焦企限产20%-30%。
二、上游炼焦煤价格得到支撑
据了解,汾渭平原11城市的环保检查已逐步开展工作,近日中央环保组率先入驻山西吕梁地区,前期未受到环保影响的少数煤矿目前已停止生产,当地炼焦煤产量进一步趋紧,对当地炼焦煤价格形成支撑。
焦炭市场后期走势预判:
总结现阶段各种环保政策:山西吕梁地区中央环保组进驻;太原地区印发“蓝天保卫战攻坚行动方案讨论稿”要求焦企轮流保温限产;河北唐山地区也有消息要求提前实施取暖季错峰生产方案。综合上述各种政策来看,近期限产力度逐渐趋严,部分焦企减少出焦量,对焦炭市场的持续上涨形成较明显支撑。加上山西地区限制柴油车,焦炭汽运运输受到较大影响,对焦炭价格的继续上涨也起到一定支撑。
与此同时,受焦炭市场强势运行的带动,下游焦企寻货积极,多数煤矿或洗煤厂现产现销,基本无库存,部分煤种供应偏紧。考虑到环保限产的趋严和山西地区限制柴油车等政策,焦炭市场受到较强支撑,市场心态较好,多数焦企继续上调焦炭价格意愿强烈。目前已有个别地区开启第四轮涨价模式。
综上所述,预计短期内焦炭价格持续上涨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