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新材料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开展行业间的技术交流,使新材料、新技术得以推广与应用。10月25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上海汽车工程学会和太仓市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主办,上海市有色金属学会、上海市稀土协会、上海市塑料行业协会、上海钢铁服务业行业协会、上海市交通电子行业协会协办的2018年(第三届)“新材料与汽车产业链合作发展论坛”在上海吉臣酒店举行。上海市经信委新材料处蒋玮处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曹国庆副秘书长等政府、协会、企业的领导,以及来自上海和太仓新材料、汽车产业链中的相关企业,大学和院所的教授100余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秋丽主持。蒋玮处长在致辞中代表上海市经信委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充分肯定了本届论坛的在致力于推动汽车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广泛的跨行业、跨专业地深度合作,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区域汽车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为材料生产企业与下游汽车制造商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搭建了一个互动平台,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他希望企业利用这个平台,聚焦关键问题,发表真知灼见,积极建言献策,互为借鉴、互相促进。通过多行业的深度对接,为推动汽车上下游产业地互动发展、集群发展、融合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会上7位嘉宾分别就上海有色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与轻量化产业发展进程中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汽车轻量化材料需求以及整车的材料工艺开发应用等专题作了精彩演讲。专家指出,据预测至2035年,我国汽车年产销规模将达到38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将达到40%左右,这为上海有色新材料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专家认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下,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将逐年增加。2017年,我国动力电池总装车量约36.41GWh。动力电池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预计2020 年对动力电池需求超过100GWh,2030年需求将超过300GWh。专家表示,上海要加快建立动力电池产业链。在对汽车轻量化材料在整车上的运用时,专家认为,整车是由多种材料所组成,要将合适的材料运用到合适的汽车零部件上,才是正道。按照汽车轻量化发展趋势,轻金属材料将被广泛的应用。
上海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梁元聪主持了互动交流,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徐春教授、上海张江瑞尔先进制造业研究院段瑞芬院长、上海三环磁性材料有限公司饶晓雷副总经理和珂黎艾(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汪玉麟总经理分别就新材料的产业前景和问题、汽车轻量化材料、稀土磁性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和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本次论坛气氛热烈,参会者争相发言,互动踊跃,大家期待明年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