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下午,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城市管理局三级调研员庞立泽、市燃气供热管理办公室主任戚玉玺介绍潍坊今冬供热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城管局会同各区、各部门,组织供热企业大力开展供热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做好冬季供热准备和服务保障工作,推动供热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供热质量逐年提高。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共有供热企业13家,集中供热上网面积6082万平方米,今冬实际供热面积38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78%。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供热保障水平。制定出台了《潍坊市中心城区供热专项规划》,关停了9处热源厂燃煤锅炉20台、生物质锅炉2台,总吨位1275吨/小时,完成了潍坊发电厂1台670兆瓦机组热电联产改造,按照超低排放标准在潍城区南部新建热源厂1座,新增供热能力1300万平方米。建设了潍坊发电厂至寒亭区高温水主管网和新华路高温水主管网,完成供热管网“汽改水”91公里,高温水供热面积达到3100万平方米,高温水供热面积占比80%以上,奎文区、潍城区、高新区基本实现高温水供热全覆盖。汽改水后,高温水管网热损失比蒸汽管网低15%左右,据测算,本采暖季可以节约煤炭11.4万吨;节水方面,体现在高温水供热所有热水循环使用,避免凝结水排放,本采暖季城区平均每天可以节水3万吨。
做好煤炭燃气储备,强化能源保障水平。目前,供热企业共储煤25万吨,能够满足30天以上供热需求,供热期间将继续按照不低于30天的标准保持煤炭储备。燃气企业主动做好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上游气源企业的对接协调,及早落实供气协议,共签订冬季供气合同1.7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20%,管道天然气保供水平达到95%以上。
加强应急力量建设,提高应急处置水平。制定出台了《潍坊市中心城区集中供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供热企业进一步加强应急队伍建设,配备抢修人员240人、抢修车40辆,分别开展了以热源厂故障、主管网破裂、补偿器泄漏等事件为主题的应急演练,锻炼应急处置能力。结合潍坊今冬天然气供应实际,制定了全市天然气冬季保供预案,按照“保民生、保公用、保重点”的原则,分三级制定压减非民生用气计划,确保冬季采暖供气稳定。
完善服务措施,提高供热服务水平。组织供热企业按照“最多跑一趟”的标准优化服务流程,分别设置完善了“一站式”客户服务中心和一号多机的客服电话,陆续开通企业网站、微信公众号,逐步实现开户、缴费、咨询、保修网上办理,让群众足不出户办理业务。8月份开始,各供热企业分别制定了冬季供热启动方案和运行方案,依次开展人员集中培训、设备检修消缺、管网注水调试、庭院管网充水试压、热费收缴等工作,10月底前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全员进入临战状态。
加强考核评价,提升供热管理水平。市城管局依托城市管理监督指挥平台,建立了市、区、企业三级供热投诉处理体系,在用于居民采暖的604个换热站统一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建立了“7+9”城市管理标准化考核体系,对全市供热企业实施质信评价考核。供热期间,将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通过有序的巡查、监督、考核等措施,督促供热企业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高效的供热服务。
进入11月份以后,潍坊气温下降比较明显,为提前做好供热系统热态调试,为广大市民创造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市政府决定提前启动低温试运行工作。11月3日,城区各热源厂全部完成点火,市政热网逐步提温;到11月6日中午,城区大部分供热小区居民家中暖气已经温热了。截至目前,城区已进入普遍、有序的低温运行状态,可以根据气温变化随时转入正式供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