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的管理是降低装置运行成本的最佳手段。我们同步优化硫酸焚烧炉和硫酸铵装置运行负荷,降低稀硫铵液外协处理量,若是每月降低40万元成本就是实实在在的效益。”4月30日,在谈到降本压费时硫酸车间主任于明介绍说。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油价暴跌叠加影响,吉林石化丙烯腈厂危中求变、变中思改、改中图新,探索出一条“实用性、经济性、创新性、提升性”的挖潜增效之路。 “5+1”变“2+2” 小枪头喷出大效益 丙烯腈厂的焚烧炉装置,既是处理生产装置废水和保障丙烯腈系列装置绿色清洁生产的重要环保装置,又是燃料消耗的“大户“。这个厂,在科学论证和精准分析焚烧炉装置运行状态的基础上,把降低天然气消耗作为挖潜攻关的主攻方向,大胆地对天然气和渣油燃料结构进行试验调整,将底层天然气枪和上层渣油枪比例由“5+1”优化为“2+2”,既保证了废水焚烧后环保排放达标,又节省了天然气用量,单套装置每月可以降耗70万元以上。 “降低天然气用量、提升渣油焚烧量,不仅大幅降低了燃料费用支出,同时为上游炼油装置处理了废弃的渣油,回收渣油和节省环保费用一举两得。”这个厂焚烧炉装置负责人刘殿博介绍。 思路一变天地宽。这个厂还创新工艺调控方法,优化各生产装置废水产生量控制,并对四套焚烧炉运行模式进行整体优化,通过动态调整焚烧负荷和进行燃料替代,在保证尾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标的前提下,实施减少氧化段空气量、保持装置“低温热备”等措施,不担降低天然气消耗,而且年内增效1280万元。 “外采购”改“自生产” 小调整省下大价钱 丙烯腈厂的30万吨/年含硫废水制酸装置,是吉林省重点清洁生产推广示范项目,也是丙烯腈系列装置高负荷稳定生产的重要保证。近年来,这个厂生产的93%和100%浓度的硫酸,是丙烯腈系列装置生产所需的重要原料,燃料缺口由外协单位以市场价格提供,目前100%浓度硫酸每吨的市场价格比自产的93%的硫酸高出370元。面对这一实际,硫酸系统的干部员工以生产100%硫酸产品为己任,在硫酸需求上,内外兼修,动态调控,紧盯硫酸市场价格变化,一改年度购货为月采购,以长保短,压长减短,确保硫酸采成本最低和装置长周期稳定环保达标排放;在工艺优化上,不破不立,敢想敢试,做好硫装置工艺线路和负荷优化调整的“加减法”,在提高100%浓度硫酸产量的同时,降低93%浓度硫酸产量,缺口部分外采以保证生产原料正常供应, 4月节约100%的硫酸采购成本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