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3月份以来,生铁市场在成本端支撑不足、需求持续疲软的双重压力下,价格呈现震荡走弱态势。尽管生铁企业维持正常生产节奏,但供需矛盾加剧导致库存不断累积,市场进入阶段性调整周期。
一、焦炭与废钢的“双杀效应”
成本端对生铁价格的支撑力度显著减弱。焦炭市场方面,受下游钢厂利润压缩影响,焦炭第十一轮提降全面落地,累计跌幅达550-605元/吨。焦企在亏损压力下虽有限产动作,但需求端钢厂采购意愿低迷,导致焦炭库存持续积压,价格中枢下移明显。废钢市场则因电炉钢复产节奏加快,供应量显著回升,其价格较生铁更具性价比优势。以华东地区为例,废钢与生铁价差扩大,刺激钢厂优先采购废钢替代生铁,进一步削弱生铁需求。
二、生产刚性VS需求收缩
供应端,生铁企业开工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多数企业为维持现金流选择“以价换量”,但新订单成交有限导致库存压力陡增。需求端:一方面,钢厂因成材销售不畅、吨钢亏损扩大,普遍通过降低生铁采购量控制成本,部分钢厂生铁日耗量减少;另一方面,铸造行业受制造业景气度偏低影响,叠加废钢替代效应增强,生铁需求较去年同期下降。供需错配下,市场进入“降价去库”的恶性循环。
三、情绪底与政策预期的错位
3月市场情绪受多重因素扰动。期货市场方面,期螺震荡走弱,导致现货市场看空情绪蔓延。政策层面,两会提出的设备更新、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政策利好虽释放积极信号,但具体实施细则尚未落地,政策传导存在时滞性,短期难以提振市场信心。值得注意的是,生铁企业已开始通过调整定价模式(如推出“保价协议”)、优化运输半径(转向中西部市场)等方式改善出货效率,部分企业周度出货量环比提升,显示市场自发性调节机制正在启动。
四、市场展望
尽管当前市场仍处于下行通道,但企稳动能正在积聚。成本端,焦煤价格已接近成本线,继续下行空间有限;废钢供应增量或随电炉钢利润收窄而放缓,替代效应边际减弱。需求端,随着钢厂原料库存消耗至低位,4月或出现阶段性补库需求。叠加宏观政策逐步落地,基建项目开工率回升有望带动生铁间接需求回暖。预计3月末至4月初,生铁市场在成本弱稳、供需若平衡的驱动下,价格或逐步止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