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北京建筑钢材市场呈现 “需求弱复苏、供应缓收缩” 的胶着格局,价格围绕3200 元 / 吨中枢震荡探底。下游资金回笼迟滞、项目开工未达预期,终端采购刚需主导,投机需求萎靡,市场观望情绪居多,成交持续疲弱。
供应端,钢厂迫于利润收缩压力,主动减产检修,京津冀地区螺纹钢产量环比下滑,资源投放减少。但社会库存去化速度不及预期,据兰格钢铁网统计数据,截至发稿前,本周北京螺线库存72.68万吨,年同比上升5.35%;库存总量处于近三年同期偏高位置,供应端压力尚未缓解。
今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专项债发行前置、政府置换债券落地等政策持续推进,基建投资成为稳增长关键支撑。房地产 “保交楼” 政策虽难以扭转行业下行趋势,但短期内为建筑钢材需求提供一定支撑。然而,政策利好更多体现为中长期预期,从库存下降速度来看,3 月市场实际需求复苏力度弱于往年同期。贸易商避险情绪浓厚,维持低库存运行,普遍采取 “快进快出” 策略,库存水平降至历史同期低位,仅进行刚需补库。
预计4月北京建筑钢材市场将呈现“先扬后抑”走势,价格重心或上移至3400-3500元/吨区间。 4 月施工旺季来临,工地资金状况改善,终端采购意愿增强,市场成交活跃度有望环比提升。前期钢厂减产效应延续,叠加部分钢厂转产,螺纹钢资源投放维持低位,库存去化加速。但当前社会库存同比偏高,若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去库周期可能延长。随着利润修复,钢厂或于 4 月中下旬逐步复产,供应端压力将逐步显现。
总体而言,3 月北京建筑钢材市场在供需弱平衡中探底,4 月传统旺季需求启动与政策发力有望推动价格反弹。但贸易商仍需维持低库存策略,警惕供应回升及需求兑现不足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