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由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称:“中金所”)共同主办的2025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下称:“上衍论坛”)正式举行。在上衍钢铁论坛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骆铁军表示,钢铁期货的金融属性越来越强,期货定价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来,中钢协将与上期所一起,推动钢铁期货规则制度持续完善。
骆铁军表示,随着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钢铁现货交易市场规模日趋庞大,在此背景下,钢铁期货应运而生。目前已有9个钢铁相关期货品种上市,其中在上期所上市的品种有4个。2009年螺纹钢和线材期货上市,2014年热卷期货上市,2019年不锈钢期货上市。目前,螺纹钢是全球成交量最大的金属期货品种。
“期货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对实体产业影响越来越大,钢铁期货的金融属性越来越强,期货定价趋势越来越明显。”骆铁军称,总体看,钢铁与金融正深度融合、相互促进,钢铁企业也在努力适应这一转变。
为促进期货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近年来上期所深入钢铁企业,了解企业诉求,在促进合约连续性、交割便利性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热卷和螺纹钢交割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骆铁军表示,在钢铁协会的推荐下,上期所在促进钢铁与船舶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上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前,钢铁行业进入减量发展和存量优化阶段的特征愈发明显,行业运行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企业生产经营面临更大压力。骆铁军进一步表示,面对压力与挑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聚焦“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一个根本任务,坚持“绿色低碳和智能制造”两大发展主题,突出 “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三项重点,持续推进“中国钢铁产业国际化”这一个进程的“1231”行业工作重点。推进 “产能治理新机制和联合重组”两大基础举措,“超低排放、极致能效、数字化转型”三大改造工程,“铁资源开发和钢铁应用拓展”两大产业发展计划的“232”重点工作。
钢铁产业是我国的重要基础产业,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所在。骆铁军指出,面向未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将与上期所及产业链各方一起,推动钢铁期货规则制度持续完善,共同促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新华财经 葛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