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份以后,国内生铁市场延续窄幅下行趋势,价格重心持续下移,形成“成本塌陷、需求疲软、供应高企”三重压制格局。生铁价格整体弱稳运行,但局部区域呈现主稳个跌态势,例如球墨铸铁价格月内下跌0.04%,市场成交以小批量刚需订单为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5月全国生铁产量7411万吨,同比下降3.3%;1-5月累计产量36274万吨,同比下降0.1%,但6月实际供应压力未减,主因高炉复产与检修并存,产能利用率维持相对高位。生铁进口量同步萎缩,5月进口量1.26万吨,同比下降9.35%,反映内外需同步收缩。
价格动态与市场情绪
价格表现:炼钢生铁市场均价2570元/吨、铸造生铁2794元/吨维持弱稳,但球墨铸铁价格跌至2716元/吨,月跌幅0.04%。区域分歧显现,如山西吕梁铸造生铁报价2500元/吨,而浙江2870元/吨,反映市场分化。
市场情绪:为缓解库存压力,生铁企业多降价促销,成交重心逐步下移。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期钢走势偏弱抑制采购意愿,商家多持谨慎心态,议价空间扩大。
成本端支撑弱化
铁矿石市场:供应增加叠加需求减少,矿价中枢下移。进口矿价小幅下跌,贸易商出货承压,钢厂压价意愿较强,市场成交氛围清淡,导致铁矿石支撑力度不足。
焦炭市场:焦炭供应处于高位,经历四轮提降后价格暂稳,焦化厂开工率维持高位,供需宽松格局未改,焦价缺乏上行空间。
整体成本影响:原料端双焦与铁矿石基本面未见改善,若供应端无实质性减产,后期成本支撑或进一步弱化,拖累生铁价格重心下移。
供需基本面失衡
供应端压力难减:生铁企业高炉复产与检修并存,铁水日均产量维持在233.14万吨(周环比微增0.25万吨),厂内库存持续累积。部分企业虽减产,但检修高炉计划7月复产,供应压力未有效缓解。
需求端持续疲软:受传统淡季影响,下游采购谨慎。钢铁企业生产积极性减弱,生铁采购量环比下降;铸造企业普遍采取“随采随用”策略,订单量同比减少,市场交投以零星小单为主。终端需求受高温雨季抑制,叠加全球经济前景恶化,导致生铁消耗量缩减。
后市展望与风险提示
成本与供应压力持续:铁矿石发运到港回升,矿价或再跌;焦炭库存可用天数仍处相对高位,价格易跌难涨。7月高炉复产计划将新增日均产量,加剧供应压力。
需求端约束强化:成材需求受季节性抑制,下游铸造企业采购意愿低迷,市场成交以刚需补库为主。政治局会议大概率维持稳健政策基调,难有超预期刺激政策出台。
价格预测:生铁价格波动区间或下移至2850-2950元,月内阴跌幅度0.5-1.2%。建议企业压缩成品库存至7天以下,并关注高炉复产动态及原料成本变化。
综合来看,6月生铁市场在成本塌陷与需求不振双重压制下弱势运行,7月供需矛盾未改背景下,下行趋势或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