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市场成交清淡
以湖北省为例,截至9月12日,武汉13家贸易商建筑钢材上半月出货总量仅为7.78万吨,较8月下半询减少0.2万吨。与此同时,全省建材总库存增至34.06万吨,连续多周累积,显示“供大于求”的矛盾正在加剧。
“金九”成色不足,旺季不旺
历史规律显示,9月高温消退后,下游开工率应持续好转,带动大宗商品需求。但今年情况不同,下游开工数据整体弱于往年的季节性特征水平,市场对“金九银十”的传统预期正在被打破。
宏观驱动不足,地产基建拖累
国内地产和基建作为传统需求引擎,尚未企稳。地方财政压力、优质项目不足等因素,导致基建投资增速放缓;房地产新开工持续低迷,直接影响钢材、水泥等建材用量。这与2020年三季度基建疲软拖累经济增长的情况类似。
资金到位率低,终端采购谨慎
尽管部分区域天气转好,但项目资金到位情况不佳,导致工地采购多以“刚需补库”为主,缺乏大规模备货意愿。贸易商也因库存压力和价格下行预期,操作上以“降库避险”为主。
市场信心严重不足,悲观情绪蔓延
期螺等期货价格弱势震荡(如9月11日晚主力合约最低跌至3075元),进一步打击现货市场信心。商家普遍对后市看法悲观,认为“需求难有改善”,操作上“年关清库为主”,不敢轻易囤货。
短期难言乐观,价格或延续弱势
在需求未见实质性改善、库存持续累积的背景下,价格缺乏上涨动力。市场可能“延续走低”,尤其在“北材南下”冲击下,华东、华南地区价格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中期关注政策与项目落地
市场能否企稳,关键在于“十五五”规划相关重大项目能否在四季度集中开工,以及财政、货币政策能否有效改善终端资金流。若政策刺激力度超预期,或能在年末形成阶段性需求释放。
总结:当前“金九”开局不及预期,是周期性淡季、结构性需求不足与市场信心缺失三重压力叠加的结果。短期内市场大概率维持“弱现实”格局,价格震荡偏弱;真正的转机需等待宏观政策发力与重大项目落地带来的需求实质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