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10月9日-11日)国内管坯市场呈现出“成本与情绪双轮驱动、弱平衡格局下的修复博弈”态势。华东、华北主产区价格经历了“节前回调-节后修复”的V型波动,唐山普方坯周内累计上涨20元至2970元,成本端支撑显著;山东管厂出货量周环比上升2.02%,需求从“停滞”转向“恢复”,但贸易商“一单一议”的让利模式仍制约价格上行空间。当前市场处于“供给稳中有压、需求边际改善、成本逐步传导”的弱平衡状态,价格修复更多依赖原料涨价与期货情绪,而非需求实质性放量。
区域普涨与成本传导的博弈中,管坯价格先抑后扬,华东、华北同步修复。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华东地区临沂钢投20#热轧管坯周初报价3340元(较上周五下调20元),10月10日回调10元至3350元后持稳;常州东方20#管坯周初3360元,次日上调10元至3370元后企稳。区域内价差维持20元(常州高于临沂),反映出华东市场需求韧性相对一致。华北地区新天钢20#管坯周初3280元(较上周五下调20元),10月10日反弹10元至3290元,与华东低价区(临沂)价差扩大至60元,符合华北区域成本优势与需求体量的匹配关系。原料价格方面,唐山方坯周涨20元,成本支撑转强。10月9日唐山迁安普碳方坯执行2950元(较上周累计降20元),但10月9日晚间起连续两日上涨10元,至10月10日执行2970元,周内累计上涨20元。方坯涨价直接缓解了管坯钢厂的利润压力(钢坯利润较上周减少10元后,随方坯涨价有所修复),增强了挺价意愿。
供需基本面方面,库存微增与需求结构性分化。供给端钢厂生产稳定,库存压力待消化。生产端无明显波动,华北、华东主流钢厂(临沂钢投、新天钢)产能利用率维持稳定,日产水平相对稳定,供给端无主动收缩迹象。库存高位徘徊,截至10月9日,山东地区样本管厂管坯总库存29.82万吨,较上周增加0.1万吨。国庆节期间(10月1日-7日)市场休市导致的库存累积尚未完全消化,供给端“去库存”任务仍艰巨。需求端节后边际释放,低价资源成交易核心。从需求特征上看,山东地区管厂10月10日出货量达1.78万吨,较前一日增加0.03万吨,周环比上升2.02%,标志着需求从“停滞”转向“恢复”,但1.78万吨的单日出货量仍低于旺季正常水平(2万吨左右)。从需求结构特点上看,采购集中于“低价资源”,华东、华北地区高价资源成交乏力,贸易商延续“一单一议”模式,利润空间持续收窄。终端企业受地产、制造业需求恢复节奏偏缓影响,仍以“按需补库”为主。从区域需求分化上看,华东地区因基建项目阶段性开工(如江苏、浙江管网工程),需求恢复力度略强于华北;华北终端以制造业(农机、化工设备)为主,需求释放相对平稳。
关联市场联动方面,期货情绪与成本传导的时滞效应显著。期货市场夜盘反弹提振信心,日间波动收窄。10月9日夜盘黑色系延续节后反弹,主力焦煤涨超2%、焦炭涨1.96%、铁矿石涨1.4%,螺纹钢、热卷涨幅不足1%,“原料强、成材跟”的格局为现货市场提供情绪支撑。10月10日夜盘黑色系涨跌互现,铁矿石微涨重回800关口之上,其余品种微跌,反映市场对需求持续性的观望态度。成本传导上,原料涨价尚未完全转化为管坯价格动能。尽管唐山方坯周涨20元,但管坯价格仅部分修复节前跌幅(临沂、新天钢各反弹10元),核心原因在于:1. 需求制约,贸易商“以价换量”策略导致管坯价格上行阻力较大,钢厂利润空间被压缩(山东调坯轧材厂利润较上周仅微增)。2. 库存压力,节前累积的库存尚未有效去化,商家优先考虑“去库”而非“挺价”,成本传导存在时滞。
从核心影响因素上看,多空交织下的弱平衡格局明显。从支撑因素上看,1. 成本端托底,唐山方坯周涨20元,管坯钢厂成本压力缓解,挺价意愿增强;原料端低价无序竞争治理、矿山安全监察等措施减少市场“恶性竞争”。2. 宏观数据向好,节后公布的地产销售、汽车产量及假期消费数据好于预期,增强市场对需求复苏的信心。从压制因素上看,1. 需求谨慎性,终端采购集中于低价资源,贸易商利润收窄,缺乏主动增库动力;山东管厂出货量虽周环比上升,但未达旺季水平。2. 外部风险扰动,欧盟拟对配额外进口钢铁加征50%关税,海外经贸关系不确定性仍存;黄金价格突破4000美元,反映市场避险情绪升温。
预计下周(10月中旬前)国内管坯市场或维持“窄幅偏强”运行,成本与需求将寻找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