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航运巨头长荣海运再掀扩张热潮。继年初签下全球最大双燃料集装箱船订单之后,长荣海运又将斥资200亿订造14艘双燃料万箱船,再次携手广船国际持续扩大绿色船队规模。
据贸易风消息,长荣海运计划订造14艘14000TEU双燃料LNG动力新巴拿马型集装箱船,由广船国际和韩国三星重工各自建造7艘。预计这批新船每艘造价约为2亿美元,14艘总价将达到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9.35亿元)。
作为参考,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目前一艘13000/14000TEU双燃料LNG动力集装箱船新造船价格约为1.76亿美元,相比年初1.85亿美元的峰值水平有所回落。
业内人士指出,长荣海运此次订造的新船将采用高规格设计,因此造价更高。不过,三星重工的单船造价预计要比广船国际的造价高出至少1000万美元,这反映出中国船厂的价格竞争力。
有消息称,这批新船将在2028年至2029年交付,但也有部分人士称长荣海运希望能尽快接收新船。
这是长荣海运今年第二份新船订单。此前在今年年初,长荣海运宣布在中韩两家船厂订造11艘24000TEU全球最大LNG双燃料集装箱船,其中广船国际建造5艘、韩华海洋建造6艘,每艘船单价约为2.65亿-2.95亿,交付期为2027至2028年。
长荣海运的订单标志着广船国际首次进军两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市场,这也是长荣海运与广船国际的首次合作。随着最新的14000TEU双燃料船订单落地,双方将进一步加深合作关系。
长荣海运是台湾地区最大的航运公司。近年来,长荣海运持续投资订船扩张船队,与主要在日韩船企订船的阳明海运和万海航运不同,长荣海运的订单多数由中日韩船企分享。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长荣海运目前自有船队中在建新船共计44艘,其中包括黄埔文冲9艘支线船、广船国际5艘24000TEU超大型船,韩国三星重工16艘16000TEU甲醇双燃料船和韩华海洋6艘24000TEU船,以及日本今治造船8艘16000TEU甲醇双燃料船。
2018年,长荣海运首次在中国大陆船厂订造新船,与江南造船签署了4艘2500TEU支线集装箱船订单。此后在2019年,江南造船、沪东中华与韩国三星重工分享了长荣海运10艘24000TEU级A级集装箱船大单,其中江南造船2艘、沪东中华2艘、三星重工6艘,2021年长荣海运又在沪东中华追加订造了3艘24004TEU集装箱船。
此外,长荣海运还在与黄埔文冲合作建造支线集装箱船。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长荣海运在黄埔文冲累计订造了多达30艘支线船,包括11艘3110TEU、11艘2300TEU、6艘2400TEU和2艘1904TEU,其中21艘已经交付,还有9艘正在建造。
最新的14000TEU双燃料船订单显示出长荣海运转向LNG燃料的坚定投资信心。据了解,长荣海运自2023年以来开始投资订造甲醇双燃料船,在三星重工和日本今治造船共计订造了24艘16000TE船,2024年又在黄埔文冲订造6艘2400TEU船。而除了这30艘甲醇双燃料船之外,长荣海运船队中其他在运营自有船舶均为常规燃料动力。
今年以来,地中海航运、达飞、阳明海运、HMM以及日本海洋网联船务(ONE)在内的多家集运公司订造了上百艘LNG双燃料集装箱船。而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订单则只有4月中远海运集运旗下东方海外在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和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订造的总计14艘18500TEU船,以及1月万海航运在台船订造的2艘8700TEU船。
据了解,长荣海运目前是全球第七大集运公司。Alphaliner的最新数据显示,长荣海运现有船队规模235艘192万TEU,包括158艘自有船舶和77艘租入船舶,市占率5.8%。与此同时,长荣海运还有43艘在建新船共计68万TEU,占现有船队运力35.3%。
今年前9个月,长荣海运累计实现营业收入新台币2931.38亿元(约合人民币680.74亿元),同比下降15.71%。其中在9月单月,长荣海运实现营业收入新台币301.21亿元(约合人民币69.95亿元),同比下降32.52%,环比下降8.60%。(国际船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