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螺纹钢市场再度陷入“旺季不旺”的困境。期螺2601合约价格持续下探,刷新阶段新低,武汉现货市场成交一般,需求端表现远不及预期。传统“金九银十”施工旺季未能带来实质性提振,终端采购节奏放缓,市场信心明显不足。当前黑色系整体走势疲软,螺纹钢作为产业链核心品种,其价格走势不仅反映了建筑行业的景气程度,也折射出宏观经济的冷暖。

从基本面来看,供需矛盾仍是压制钢价的核心因素。供应端,尽管本地钢厂利润持续压缩,但铁水产量仍维持高位,减产意愿不强。高产量背景下,湖北螺纹钢社会库存和同年同期略微持平,厂库压力犹存。需求端,湖北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大幅下滑,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叠加资金到位率低,下游施工进度受限,螺纹钢消费强度明显弱于季节性规律。

成本端支撑同样乏力。铁矿石价格虽因铁水高产而阶段性坚挺,但中长期供应宽松格局未变。中矿集团与必和必拓签署人民币结算协议,标志着铁矿石采购多元化与人民币国际化迈出重要一步,但此举更多影响贸易结构而非供需实质。随着四大矿山发运量回升、非主流矿增产,四季度矿石港口库存有望累积,矿价重心下移风险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出口成为缓解国内供应压力的关键渠道。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9月我国钢材出口量达1046.5万吨,环比增长10%,1-9月累计出口8795.5万吨,同比增长9.2%。东南亚、中东及非洲地区基建需求旺盛,叠加人民币汇率贬值优势,国内钢厂低价资源加速外流。出口高增长虽无法扭转内需颓势,但有效对冲了部分供应增量,避免了社会库存的过度累积。
宏观层面,政策预期与弱现实的博弈持续加剧。10月以来,专项债发行提速、部分城市放松限购、央行重启PSL等信号,引发市场对稳增长政策加码的遐想。但政策传导存在时滞,短期难以扭转需求颓势。特朗普扬言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的极端言论,虽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但对钢市实质影响有限,中国钢材直接出口美国占比不足2%,且多数通过东南亚转口。情绪宣泄过后,钢价仍将回归基本面主导。
展望后市,螺纹钢2601合约或延续弱势震荡格局。策略上建议维持空仓观望,等待两大关键变量落地:一是极端关税政策是否兑现将决定出口扰动强度;二是国内重要会议能否释放超预期刺激信号,如专项债资金对接“三大工程”、钢厂减产行政指令等。若政策组合拳出台,配合钢厂实质性减产,钢价有望迎来反弹;反之,若需求持续萎靡且成本坍塌,期螺或下探前低。
对于贸易商而言,库存周转周期压缩,避免抄底思维;终端企业则建议逢低分批锁价。中长期来看,螺纹钢行业已步入“减量发展”新时代。寒冬将至,湖北螺纹钢市场的春天仍需耐心等待。在政策明朗化之前,多看少动、现金为王,或是穿越迷雾的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