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在传统旺季需求不及预期、成本支撑维持韧性、库存压力不断增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呈现震荡偏弱运行态势。
10月份以来,国内钢材市场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内宏观政策预期加强以及原燃料支撑作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继续震荡偏弱运行。
一、9月份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均值环比有所下降
据钢铁协会监测,2025年9月份,CSPI平均值为93.17 点,环比下降1.65点,降幅为1.74%;同比上升1.92点,升幅为2.10%。其中,CSPI长材指数平均值为93.72点,环比下降2.45点,降幅为2.55%;同比下降2.13点,降幅为2.23%。板材指数平均值为92.32点,环比下降1.29点,降幅为1.38%;同比上升4.60点,升幅为5.24%。
截至2025年9月末,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为93.63点,环比下降0.39点,降幅为0.41%;比上年末下降3.84点,降幅为3.94%;同比上升0.78点,升幅为0.84%。
1—9月份,CSPI平均值为93.67点,同比下降9.99点,降幅为9.64%。
(一)长、板材月末价环比均有所下降
截至2025年9月末,CSPI长材指数为94.16点,环比下降0.97点,降幅为1.02 %;CSPI板材指数为92.83点,环比下降0.06点,降幅为0.06%;与上年同期相比,CSPI长材、板材指数分别下降3.61点和上升3.48点,分别下降3.69%和上升3.89%。
1—9月份,CSPI长材指数平均值为95.44点,同比下降10.89点,降幅为10.24%;板材指数平均值为92.12点,同比下降9.76点,降幅为9.58%。
(二)主要钢材品种月度均价环比均下降
9月份,监测的八大钢材品种中,主要钢材品种平均价格均下降。其中,高线价格下降较大,平均价格下降89元/吨,指数降幅为2.59%;无缝管小幅下降,平均价格下降18元/吨,指数降幅为0.42%。
(三)近期钢材价格指数震荡偏弱运行
6月末,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跌破90点,达到89.51点,为2016年11月底以来新低水平。7月份,钢材市场在“反内卷”政策预期下呈现大幅上行态势。进入8月份,钢材市场逐步回归基本面,在需求季节性回落、库存持续累积的背景下震荡下行。9月份,国内钢材市场在旺季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基本面中性偏弱、成本端维持韧性的背景下区间震荡运行,进入10月份以来仍是震荡偏弱运行。
(四)各地区钢材价格指数均值环比均下降
分地区来看,2025年9月份,CSPI全国六大地区钢材价格指数平均值环比均下降。其中,降幅较大的为华东地区,为2.12%,降幅较小的为西北地区,为1.09%。
9月份,西部(陕晋川甘论坛)螺纹钢价格指数平均值为3192元/吨,环比上月下降76元/吨,降幅为2.33%。
二、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变化因素分析
(一)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增速环比继续下降。
2025年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71535亿元,同比下降0.5%,增速比1—8月份下降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今年以来首次为负,投资增速下降主要受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增速比1-8月份放缓0.9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0%,增速比2025年1—8月份放缓1.1个百分点。
9月份,宏观政策协同发力,生产需求基本平稳,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9月份,制造业PMI升至49.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改善,产需指数继续改善,生产指数为51.9%,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升至近6个月高点,制造业生产活动较为活跃,新订单指数为49.7%,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景气水平继续改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8%,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仍位于收缩区间,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与1-8月份相比持平。
从汽车制造业来看,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近期,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继续显效,行业综合治理“内卷”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汽车市场整体延续良好态势,产销月度同比增速已连续5个月保持10%以上。1—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33.3万辆和243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2.9%,产销量增速较1—8月分别扩大0.6和0.3个百分点。从房地产业来看,1—9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下降13.9%,降幅比1—8月扩大1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8.9%,降幅比1—8月份收窄0.6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5%,降幅比1—8月扩大0.8个百分点,9月份,国房景气指数为92.78,连续6个月下降,显示房地产行业下行趋势未有明显改善。
总体情况看,2025年1—9月,房地产业各项指标继续下降为主,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幅持续扩大,国房景气指数连续六个月下降,显示房地产市场整体疲软和信心不足,受房地产投资增速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下降。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均继续下降,且降幅明显,当前与钢铁行业下游用钢行业相关的主要指标继续偏弱运行。
(二)前三季度粗钢表观消费量降幅大于产量降幅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前三季度,全国生产粗钢74625万吨,同比下降2.9%;9月份粗钢日产244.97万吨,日均环比下降1.9%。前三季度,我国生铁产量64586万吨,同比下降1.1%;9月份生铁日产220.17万吨,日均环比下降2.2%。前三季度,生产钢材110385万吨,同比增长5.4%;9月份钢材日产414.03万吨,日均环比上升4.5%。从进出口来看,前三季度钢材出口同比量升价跌,进口同比量减价升,前三季度我国累计出口钢材8795.5万吨,同比增加740.2万吨,增长9.2%,均价696.7美元/吨,同比下降73.3美元/吨,下降9.5%;前三季度累计进口钢材453.2万吨,同比减少65.3万吨,下降12.6%,均价1692.3美元/吨,同比增长19.0美元/吨,增长1.1%。
由此计算,前三季度,全国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为64738万吨(不含钢坯),同比下降5.7%。前9个月粗钢产量降幅明显小于表观消费量降幅,整体来看国内钢铁市场的供强需弱的格局依然存在。
(三)主要原燃料平均价格有所上涨
从原燃料来看,与8月相比,主要原燃料各品种平均价格以上升为主。其中,进口铁矿石涨幅较大,为4.64%,炼焦煤涨幅较小,为1.57%,冶金焦、喷吹煤均价较为平稳。
三、国际市场钢材价格微幅上涨
2025年9月份,CRU国际钢材价格指数为188.6 点,环比上升0.2 点,升幅为0.1 %;同比上升7.6点,同比升幅为4.2 %。
2025年1—9月,CRU国际钢材价格指数平均值为189.7 点,同比下降12.6点,降幅为6.2 %。其中,CRU长材指数平均值为196.4点,同比下降11.4点,降幅为5.5 %;CRU板材指数平均值为186.4点,同比下降13.2点,降幅为6.6 %。
(一)长材、板材价格指数环比均小幅上升
2025年9月份,CRU长材指数为200.1点,环比上升0.4点,升幅为0.2%;CRU板材指数为183.0点,环比上升0.2点,升幅为0.1%;与去年同期相比,CRU长材指数上升3.4 点,升幅为1.7 %;CRU板材指数上升9.9点,升幅为5.7 %。
(二)欧洲钢材价格指数转降为升,北美、亚洲均有所下降
1、北美市场
2025年9月份,CRU北美钢材价格指数为232.7点,环比下降4.4点,降幅为1.9%;美国制造业PMI为49.1%,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本月美国中西部钢厂钢材品种走势分化,钢筋、小型材、线材、型钢价格较上月持平,其余品种价格有所下降,中厚板降幅较大,为3.56%,冷轧带卷降幅较小,为1.29%。
2、欧洲市场
9月份,CRU欧洲钢材价格指数为207.6点,环比上升5.8点,升幅为2.9 %;2025年9月,欧元区制造业PMI终值为49.8,较上月小幅下滑,欧元区制造业在8月份短暂扩张后,于9月份再度陷入了收缩区间,主要成员国制造业PMI均有所下降: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制造业PMI指数分别为49.5%、48.2%、49%、51.5%,分别降0.3、2.2、1.4和2.8个百分点。本月德国市场主要钢材品种价格走势分化,钢筋稳中有降,小型材平稳运行,线材、型钢稳中有升,其余品种价格均明显上升,热轧带卷升幅较大,为7.11%,中厚板升幅较小,为2.65%。
3、亚洲市场
2025年9月份,CRU亚洲钢材价格指数为152.3点,比上月下降0.1点,降幅为0.1%;日本制造业PMI为48.5%,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韩国制造业PMI为50.7%,环比上升2.4个百分点;印度制造业PMI为57.7%,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2025年9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8%,较8月份上升0.4个百分点。本月印度市场钢材价格中,以主要钢材品种价格下降为主,其中,钢筋降幅较大,为3.55%,热轧带卷、热浸镀锌价格稳中有降,冷轧带卷平稳运行。
四、后期钢材价格走势分析
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当前全球经济恢复态势相对平稳。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25年9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7%,较上月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在49%~50%的区间内。三季度,全球制造业PMI均值为49.6%,较二季度上升0.3个百分点。全球制造业PMI仍在50%以下,但保持在一定区间内,波动不大,表明全球经济恢复态势相对平稳。
国内来看,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认为,今年以来,经济呈现向好态势,但持续回升向好基础仍需稳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宏观政策,用足财政和货币政策,加快债券发行,适时降准降息,创设新政策工具。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再次召开会议,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和预见性。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9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召开,与7月政治局会议相比,在货币政策目标的描述方面,此次会议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处于合理水平”转变为“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处于合理水平”,即从“保持”转变为“促进”,表明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考虑到三季度经济数据有走弱迹象。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国内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等因素作用下,初步核算,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增速比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四季度货币政策仍有发力空间。10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时强调,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关系“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要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总量政策持续发力,用足用好政策资源,以改革办法打通堵点卡点,增强发展动能,表明国家将采取更积极、更主动的宏观政策(如财政和货币政策)来托底经济,确保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
在需求下降、原燃料供给宽松的背景下,钢材价格主要受市场供给端影响。3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2025年要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推动钢铁产业减量重组。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会议强调,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释放国家层面“反内卷”政策新信号。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文章指出,要聚焦重点难点,下决心清除顽瘴痼疾:第一是要着力整治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乱象。“内卷”重灾区,要依法依规有效治理,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等。9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从供给端看,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推进钢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促进优胜劣汰,通过结构性调整,减少低效、无效供给,有助于缓解市场供需失衡,对钢材价格有支撑。
从产量来看,10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粗钢日产有所回升。2025 年10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2032万吨,平均日产203.2万吨,日产环比增长7.5%。
企业库存来看,10月上旬重点钢企钢材库存环比同比明显增加。2025年10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1588万吨,环比上一旬增加121万吨,增长8.2%;比年初增加351万吨,增长28.4%;比上月同旬增加6万吨,增长0.6%;比去年同旬增加115万吨,增长7.8%。
社会库存来看,近期钢材社会库存位于近四年历史同期最高位。自7月中旬以来,社会库存呈现持续累积趋势,至10月上旬,21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946万吨,环比增加44万吨,上升4.9%,库存由降转升,位于近四年历史同期最高位,表明当前钢材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比年初增加287万吨,上升43.6%;比上年同期增加183万吨,上升24.0%。库存明显上升表明供应过剩或需求疲软,当前高社会库存和偏弱的需求是行业面临的核心矛盾,对钢材价格形成一定的下行压力。
后期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或逐步对我国钢材出口形成抑制。前期在“抢出口”效应下,钢铁行业出口增势较好,但提前透支了部分出口订单需求,后期钢材出口面临较大压力。一方面,2024年针对中国钢铁出口产品有多达33起贸易原审案件, 2025年后期预计将集中进入仲裁期,这对我国钢材直接出口造成较大压力。另一方面,近期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给钢材出口带来较大压力。9月份,美方以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要求七国集团和北约成员国集体对华加征关税,当地时间10月7日,欧盟公布将从配额、关税与溯源三方面采取严格的钢铁进口限制措施:免税进口配额降至每年1830万吨,比2024年下降47%,超额部分钢铁进口产品关税税率从25%提高至50%,新增对原产地(熔炼和浇注)可追溯的要求,新增的“熔炼和浇注”溯源规则将有效遏制通过第三国转口的贸易,这一系列被欧盟工业事务专员称为“欧洲尚无先例”的严格措施,预计我国对欧盟的钢铁出口将受到较大影响。当地时间10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宣布,将从11月1日起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0%的额外关税。综合来看,中国钢材出口正面临欧美联合构筑的高关税壁垒,2025年后期我国面临的钢铁国际贸易环境将更加复杂,钢铁企业应密切关注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出口策略。
钢铁企业需重视价格治理工作,规范定价行为,坚守成本底线。10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治理价格无序竞争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的公告》,《公告》明确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为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治理“低价倾销”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此外对价格无序竞争问题突出的重点行业,《公告》指出监管部门可指导行业协会等有关机构调研评估行业平均成本,为经营者合理定价提供参考,对涉嫌价格无序竞争的经营者将采取提醒告诫、监管执法、失信惩戒等监管措施。近年来钢铁行业供需失衡问题突出,“内卷式”竞争已成为制约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钢铁企业应响应国家政策号召,重视自身价格治理工作,规范自身产品定价行为,坚守成本底线,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推动行业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