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钢贸圈的朋友们,十月快过去了,咱们来聊聊这个月的湖南钢市。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数据在回暖,政策在加油,大家的心里也跟着亮堂了不少。” 具体怎么个亮堂法?咱们结合长沙的数据和最近的重磅消息,一起盘一盘。
一、 市场表现:成交上来了,库存下来了
先看最实在的成交数据。长沙地区9月份螺纹钢日均成交是4232吨,到了10月份,这个数字爬升到了4590吨。别看绝对值增长不算惊天动地,但这8.5%的环比增幅,实实在在说明下游工地的用钢需求在动起来,拿货的积极性高了。
再看库存,9月26日是28.01万吨,到了10月24日,降到了27.48万吨。库存下来了五千多吨,这说明消耗的速度略微超过了补货的速度,市场的“肚子”没那么撑了,健康度在提升。
供应端也没闲着。主流品牌钢厂往长沙市场的周平均投放量,从9月的3.5万吨增加到了10月的4万吨;而钢厂自家的周平均生产量,更是从16.71万吨跳涨到18.73万吨。这一方面说明钢厂对后市有信心,开足马力在生产;另一方面,投放增加但库存还能微降,更印证了需求端确实在发力。
为啥需求会起来?老天爷也帮了忙。十月长沙天气一直以晴好为主,这可是施工的“黄金窗口期”,工地都在抓紧赶工,螺纹钢自然就用得快了。
二、 政策东风:高层定调,行业新政,全是“干货”
光看眼前的数据还不够,咱们得把眼光放长远点。最近有两份文件,可以说给未来的钢铁市场定了调子。
一个是20届四中全会的公报,里面反复强调“高质量发展”和“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这话听起来有点大,但落到咱们行业,意思很明确:国家要继续搞大建设,而且要更高质量地搞。这对于咱们“钢铁人”来说,就是最大的定心丸。意味着修桥铺路、盖房建厂这些用钢大户,未来依然是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另一个是工信部发布的 《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这个办法说白了,就是给钢铁行业来一次“新陈代谢”。以后想新增产能,就必须淘汰掉相应的落后产能,而且是“等量或减量”置换。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以后钢铁的供应端会被卡得更紧,想随便扩产没那么容易了。对于那些环保好、效率高的大钢厂是利好,对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更是好事。长期来看,这有助于避免恶性竞争,让钢价保持在相对合理的水平。
三、 未来展望:289个重点项目,就是289个“钢铁胃王”
如果说上面的政策是“画大饼”,那湖南自己已经把“饼”烙出来了!之前公布的2025年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足足有289个!这哪是项目清单,这分明是未来几年的“钢铁需求菜单”啊!
咱们随便扒拉一下这份菜单,个个都是“硬菜”:
交通网:长沙至赣州高铁、邵阳至永州高铁、一连串的高速公路……这可都是吃钢嚼铁的大户。
水利工程:洞庭湖区的堤防加固一期、二期工程,这都是保障民生的大项目,需要大量的螺纹钢、线材。
能源和新基建:宁夏到湖南的特高压输电工程(湖南段)、全省的电网升级、还有一堆5G基站、科创工程……这些项目虽然用钢强度不如基建,但架不住数量多、范围广,对型钢、特种钢的需求会非常旺盛。
这些项目很多会在明年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但前期的筹备、备料工作现在就已经开始了。十月份长沙需求的回暖,很可能就是这些“超级工程”启动前奏响的第一个音符。
总结与展望:短期有支撑,长期有盼头
总的来说,十月份的湖南钢市,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需求在回暖,库存压力在减小,供应端在积极跟进。背后的推动力,一方面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另一方面则是国家和地方层面释放出的强烈政策利好。
对于后市,咱们可以乐观一点:
短期来看,良好的天气条件还能维持一段时间,下游施工旺季的支撑还在,钢价大概率会保持震荡偏强的走势。中长期来看,产能置换政策给供应端上了“紧箍咒”,而289个重点建设项目则是需求端的“强心剂”。这一紧一松之间,湖南钢市的基本面有望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所以,各位老板,是时候打起精神了!政策的东风已经吹来,项目的蓝图已经绘就,现在要做的,就是紧跟市场节奏,把握好这波“金九银十”之后,由“政策+需求”双轮驱动的新行情。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