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金钢杯”专题:行业仍处于调整期 锅炉压力容器用钢年内产量或降至500万吨

发表日期:2025-10-27 14:52:49 兰格钢铁

中国压力容器行业市场规模大约为2700亿元,这一巨大体量彰显了其在石化、能源、化工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压力容器行业的命脉紧密联系着其上游——锅炉压力容器用钢板的供应,该领域呈现出高度的区域集中化和品牌化特征。

1.锅炉压力用钢产量小幅下降  容器钢板供应格局稳固

2025年锅炉容器钢产量产量同比维持下降。据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1-9月份国内重点35家生产企业,锅炉容器用钢累计产量369万吨,同比下降2.7%。从行业数据来看,预计全年锅炉用钢需求量将继续下降,国内重点钢企锅炉容器用钢产量预计在500万吨的水平。从市场表现来看,锅炉容器用钢市场购销维持弱势,贸易流通环节仍存在一定阻力,钢厂交货周期大约30-45天。

从行业区域分布来看,锅炉压力用钢产区集中度高,中南、华东、西南三大区域构成了全国供应的绝对主力,合计份额超过80%,形成了显著的产业集群优势。中南地区如舞钢、湘钢、安钢等凭借深厚积淀,占据产量和技术的制高点。

华东地区钢厂实力不容小觑,区内南钢、新余、兴澄等钢厂在市场占有率与行业影响力上位居前列。其他地区如西南的重庆钢铁与东北的敬业营口中板、鞍山钢铁,凭借特色产品在市场中占据重要一席。

2.下游需求信号:短期波动难掩长期韧性

从数据来看,2025年9月,中国工业锅炉产量为20002.4蒸发量吨,环比大幅增长19.54%。这一数据表明,市场在经历阶段性低谷后,出现显著的温和回暖迹象,市场购销活跃度提升。

然而,放眼更宏观的周期,2025年1-9月累计产量为141732.1蒸发量吨,累计下降14.09%,且9月数据同比仍下降3.44%。也侧面反馈了行业当前面临的短期阵痛,可能与宏观经济节奏调整及部分传统领域投资放缓有关。但9月数据的环比强力反弹,恰恰印证了市场需求基本盘的稳固,凸显出其内在的强大韧性。

目前锅炉压力容器行业的未来增长已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向由技术驱动和价值提升为主导的新范式,集中体现在“四化”方向上:高端化:为满足下游产业对极端工况的严苛要求,产品正从标准型向定制化、高参数、高附加值方向升级;智能化:从数字化设计(CAE)、自动化焊接、机器人喷涂到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监测与运维,智能化贯穿全生命周期,是提升效率、保障质量和降低成本的核心手段;绿色化: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服务于氢能储运、碳捕集(CCUS)、光伏多晶硅、核电及新型储能等领域的绿色压力容器,成为行业最强劲的新增长引擎;国际化:中国龙头企业正从产品出口商向国际项目总包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积极参与全球竞争,重塑“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

中国压力容器行业正行走在一条“承压升级”与“挑战中寻机遇”的道路上,锅炉压力容器用钢行业在上游行业转型的节点,产量、需求以及行业发展也受此影响带来一系列发展以及变革。未来而言,锅炉容器用钢会持续向高性能、高耐腐蚀以及耐低温、更轻量化发展,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深度应用,将进一步提升钢材质量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