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11月3日-7日),国内管坯市场呈现出“成本支撑边际减弱、供需矛盾凸显、价格承压下行”的态势。尽管随着焦炭第四轮提涨落地预期升温,管坯成本端获得阶段性支撑,但市场却因终端需求持续低迷、库存略有累积,陷入了“成本托底但价格难以上涨、供应收缩却去库成效不佳”的博弈困境。区域价差有所缩小,整体呈现出明显的弱势震荡特征。
价格方面,管坯价格全周呈下行走势,且区域间价差显著收窄。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华东区域,常州东方20#在周初(11月3日)报价为3350元,5日降至3330元后持稳,周内累计下跌20元;临沂钢投20#在11月3日报价3360元,6日跌至3310元后回调至3330元,周内累计下跌30元。华北区域,天津新天钢20#在11月3日报价3270元,5日降至3240元后持稳,周内累计下跌30元。从区域价差变化来看,周初常州与天津的价差为80元,周末收窄至90元,区域间价格向低位趋近。
成本端,焦炭提涨的支撑作用有限,成本优势边际弱化。本周,焦炭第三轮和第四轮提涨相继发起,对管坯成本的支撑呈现出“阶段性、边际弱化”的特点。在焦炭提涨方面,全国焦炭市场发起第四轮提涨,涨幅为50 - 55元,河北、山东等地的钢企已进入议价阶段。管坯生产成本因焦炭提涨而增加,对价格底部形成了一定支撑,但难以扭转市场的下行趋势。在原料价格联动方面,焦煤期货本周震荡偏强,带动了现货焦煤价格,进一步巩固了成本支撑;而铁矿期货走势较为平稳,未对管坯成本造成额外影响。
供应收缩遭遇需求寒冬,库存略有累积。本周管坯市场供需呈现出“供应收缩但需求更为疲软、库存由降转升”的特征。供应端,全国管坯生产企业开工率持续下降。据兰格调研数据显示,山东地区21家样本管厂的96条产线开工率从周初的52.24%降至周末的52.19%,周内下降0.05%;全国无缝管厂开工率为55.45%,较上周下降0.08%,供应端主动收缩以缓解库存压力。需求端,终端需求的淡季特征十分明显,全国无缝管厂新增订单稀少,出货困难。山东地区管厂周内日均出货量约为1.73万吨,较上周下降2.34%,下游贸易商“买涨不买跌”的心态较为浓厚,普遍维持低库存运营,以按需采购为主。库存端,供需矛盾推动库存由降转升。山东地区样本管厂管坯总库存从周初的29.60万吨增至周末的29.69万吨,周内增加0.09万吨;全国46家主流无缝管厂库存为67.86万吨,较上周增加0.5万吨,库存压力有所增大。
黑色系分化震荡,管坯缺乏趋势指引。本周黑色系期货呈现出“煤焦偏强、钢材偏弱、铁矿稳定”的分化格局,对管坯市场情绪产生了“牵制效应”。焦煤、焦炭主力合约本周震荡上行,焦炭第四轮提涨预期带动期货价格走强,对管坯成本端形成了心理支撑。螺纹主力合约2601本周微涨,午盘收于3037元,涨幅为0.30%,但资金减仓明显,本质上的弱势并未改变,对管坯现货市场情绪的提振作用有限。黑色链条缺乏一致的方向,煤焦强、钢材弱的分化格局导致管坯市场情绪较为纠结,贸易商与管厂的操作主要以观望、快进快出为主。
短期来看,管坯市场仍将处于“成本托底、需求疲软、期市分化”的博弈周期,预计下周价格的弱势震荡格局或难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