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11.3-11.7)国内冷轧市场价格弱势下行。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统计,国内1.0mm冷卷均价3848元,较上周下降26元。上海1.0mm冷轧板卷价格3820元,较上周下降20元;广州1.0mm冷轧板卷价格3840元,较上周下降30元;天津1.0mm冷轧板卷价格3710元,较上周下跌40元。
一、本周市场回顾
1、价格追踪

本周内全国冷轧板卷市场价格弱势下行,十大主导城市价格九跌一平,周度跌幅度10-60元/吨,将上周涨幅完全回吐。市场下行的主要驱动力来自需求端的持续疲软。尽管处于传统需求旺季,但终端制造业采购意愿不足,市场成交多以刚需小单为主,贸易商为促进出货不得不采取让利销售策略。与此同时,成本支撑明显减弱,冷轧基料价格单边下跌,截至7日午后成交价为3180元/吨,周度累计下跌70元,成本端的快速下移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看空情绪。展望后市,在成本支撑减弱、需求持续疲软的双重压力下,冷轧价格短期内难有起色。预计市场仍将维持震荡偏弱运行态势。
2、成本支撑震荡走强
据兰格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本周冷轧基料价格单边下跌,截至7日午后成交价为3180元/吨,周度累跌70元。本周热卷期货几乎连日下跌,市场情绪受挫,冷轧基料现货价格连续下跌,成本端支撑大幅减弱。

3、冷轧社库缓慢下降
据兰格钢铁网数据监测显示,本周全国社会库存125.3万吨,较上周上涨0.7万吨,本周全国冷轧板卷社会库存由降转增,打破去库趋势。本周受价格下跌影响,贸易商出货滞涩,库存压力加大。需求和库存的双重压力,或将进一步抑制价格的走强。
二、需求分析
1、汽车行业需求分析(乘联会数据)


10月1-31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38.7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6%,较上月增长7%,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939.5万辆,同比增长9%;10月1-31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92.2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7%,较上月增长4%,今年以来累计批发2,376.9万辆,同比增长12%。
10月1-31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140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7%,较上月增长8%,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027万辆,同比增长23%;10月1-31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161.4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6%,较上月增长8%,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206.1万辆,同比增长30%。
10月1-31日,全国乘用车市场新能源零售渗透率58.7%,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渗透率55.2%。10月1-31日,全国纯燃料轻型车生产83.9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6%,较上月下降7%。10月1-31日,混合动力与插混总体生产52.6万辆,同比去年同期下降6%,较上月增长13%。
国内稳健出口强,三季度以来中国汽车出口局面向好,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向中东和发达国家市场呈现高质量发展的局面,主要是出口西欧和亚洲市场。自主新能源的海外市场表现亮眼,燃油车的俄罗斯市场去库存压力减少,推动汽车出口全方位持续提升。随着中国插混和普混等车型的出口力度加大,海外市场的自主品牌对国际品牌的冲击会逐步明显,自主新车性价比提升和海外营销体系的建设将带动中国自主品牌的国际市场持续走强。
“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受到中秋的影响而形成月度间波动,叠加国补资金相对紧缺,部分地区逐步收紧补贴的标准,10月零售走势不强。但年末车购税优惠政策即将到期,消费者购车热情仍将保持高位。
2、家电行业需求分析

奥维云网最新排产数据显示,2025年11月空冰洗排产合计2847万台,较去年同期生产实绩下降17.7%。分品种来看,空调排产1276万台,较去年同期实绩下降23.7%;冰箱排产778万台,较上年同期实绩下降9.4%;洗衣机排产793万台,同比去年生产实绩下降0.2%。
11月家电排较前期有明显下调,多数企业由于终端零售表现不及预期,下调内销排产计划。减产一方面是基于零售实际情况,合理管控库存,防止“压货”导致渠道资金链断裂和价格体系崩溃。另一方面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订单预期不高,合理减产减少高价原料的占用,优化成本支出和运营效率。此外11月排产下滑,也受到同期高基数效应的影响,去年同期被国补政策推高的出货规模,给今年四季度内销市场带来了明显的增涨压力。
三、市场总结和预测
据兰格钢铁网调研数据显示,本周样本钢厂冷轧周产量137.05万吨,周环比减少1.0万吨;总库存176.21万吨,周环比增加0.12万吨,冷轧库存由降转增,打破了降库趋势,贸易商出货压力较大。
本周市场下行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期货盘面接连下跌,成本价格跌幅较大,成本端的快速下移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看空情绪,整体市场弥漫着悲观的氛围。叠加需求端的持续疲软,终端制造业采购意愿不足,市场成交多以刚需小单为主,贸易商为促进出货不得不采取让利销售策略。展望后市,在成本支撑减弱、库存压力加剧双重压力下,冷轧价格短期内难有起色。预计市场仍将维持震荡偏弱运行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