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江苏扬州首条感知公路今通车

发表日期:2014-09-28 10:45:15 兰格钢铁

记者昨从市公路部门获悉,作为承南启北的交通大动脉-203省道扬州段(即新淮江公路)今天正式通车。串联路网的203省道,不仅为扬州架起跨江融合的大框架,还将从南到北,经过江都、高邮、宝应,贯穿整个大扬州。

权威发布

扬州首条“感知公路”今正式通车

由于该路依傍京杭大运河而建,西侧临水,东侧护坡下面有沟渠、农田,弯道多、险段多、路面窄,路况等级低,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为破解这些交通难题,203省道扬州段采用全线改线新建方案,与老淮江公路基本平行。

市公路处副总工程师余海涛告诉记者,203省道扬州段作为扬州有史以来开工建设里程最长、投资额最大的单体干线公路建设项目,也是扬州第一条、全省目前最长的“感知公路”。余海涛表示,203省道扬州段北起宝应县泾河镇,南至江都区滨江新城,全长约119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新建,是贯穿扬州南北腹地的一条重要干线公路。其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局部城镇段为80公里/小时。

创新数据

使用6大新技术,成为国家低碳示范路

高速公路一旦进入路面养护高峰期,每年将有几十万到几百万平方米的路面需要铣刨,并产生几万到几十万立方米的废旧沥青混合料。此时,废旧混合料往哪里放,将成管理部门最为头痛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市公路部门以及专家经过分析比对,最终选用了温拌厂拌再生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大大降低了沥青摊铺过程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混合料中RAP使用率也提高到50%。

“203省道扬州段,至少使用了6项以上的新技术。”余海涛称,203省道扬州段除使用温拌厂拌再生技术以外,还使用了雨水回收净化处理技术。即行车向北,达到潼河大桥时,为了保护清水走廊(考虑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通道),扬州公路部门专门利用雨水回收净化处理技术。

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由扬州申报的“203省道扬州段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公路主题性项目实施方案”,已经通过省交通运输厅评审,近期将正式通过交通部审核,成为江苏省目前省道中唯一的国家级低碳公路示范项目。

出行影响

车流量等9种“路况”可实时监测

作为普通车主,最关心的是道路建成通车后,道路是否拥挤、是否容易发生车祸。余海涛表示,作为扬州首条“智能公路”,203省道扬州段不仅具备强大的功能,还能给出行市民带来最为便捷的各种信息。

经了解,203省道扬州段通过公路感知技术,对道路的车流量、速度、车型进行监控,对道路路面的坑洼、破损、冰雪、大雾、温度等路域状况及环境等9种“路况”除实时监测外,还将通过情报板告知路政管理部门、车主路况信息,为车辆行驶和公路保障提供更好的服务。

低碳环保

400万棵树木,打造最长景观长廊

“203省道扬州段,既体现低碳环保的特点,又为扬州新添了一条景观长廊。”为何这么说呢?余海涛告诉记者,沿运河向北的老淮江公路,一直被扬州人称为“最美的景观省道”。为了延续这种低碳环保的做法,203省道扬州段除沿途保留不少树木外,还先后植树近400万棵。

昨天,记者驾车体验了即将通车的203省道扬州段发现,公路沿途两侧树木成林,随处可见的田园美景及雕塑群立的景观,让记者心旷神怡。对此,余海涛表示,一棵树如按每天可以吸收4.8千克二氧化碳,释放3.5千克的氧气计算,至少可以满足5个成年人全天呼吸的需要。而400万棵树木一旦长大,可大大提升公路沿线居民所需的空气质量,还将成为扬州最长的一条景观长廊“生态路”。

重大意义

203省道架起跨江融合大框架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徐斌表示,通过203省道扬州段的建成通车,沿江和沿河地区更加紧密地连成一体,进一步拉开了大扬州市域发展的空间。随着203省道扬州段的通车,加之同步通车的125省道京沪以西段,扬州快速路网三大环中约400公里的市域干线公路环,将正式合围,这对扬州的意义十分重大。徐斌表示,203省道通车后,沿江和里下河地区,将带来“路路相连”的发展新机遇。

新闻链接

“宁镇扬半小时”快速交通圈将形成

2013年,扬州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交通发展的意见》。明确到2020年底,完成公路基础设施投入340亿元,形成“七横五纵十四联”的公路网,实现“长三角一小时、宁镇扬半小时”区域快速交通圈。目前,353省道、418省道、462省道、沿湖大道正在一步步推动建设,联网连通;331省道宝应段、333省道高邮东段、352省道江都段等一批项目已经通过省发改委工可审查,正在加紧启动。

相关阅读
10月8日江苏华伟出台中板价格信息[09:37]
10月8日江苏申特建筑钢材价格信息[10:18]
10月8日江苏鑫林建筑钢材价格信息[09:47]
10月8日江苏徐钢建筑钢材涨价信息[09:37]
9月30日江苏徐钢建筑钢材价格信息[09-30]
首页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