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安全知识的培训,大家看看这个作业现场安全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事故应急滑轮的地坑内是否应该有积水呢?液体钢包车运行时应不应该鸣笛?……”10月14日上午,在河北钢铁集团承钢热轧卷板事业部冶炼作业区150吨转炉脱硫系统,安全员焦玉民正在组织30余名职工上安全课,这是承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党员“接地气”的特色活动之一。 “这种形式的安全教育课把理论和实践充分的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检验职工的安全综合素质,让职工之间互相交流学习,也能起到引以为戒的作用,我认为效果很好,应该经常开展。”这种安全教育方式让脱硫组职工孙艳春受益匪浅。 “把安全课搬到生产现场,能够让职工更直接地接受到安全教育,受到了大部分职工的欢迎!”据焦玉民介绍,为了让职工迅速提高安全意识,他在安全培训的过程中增加了“实地教学”的课程,将知识理论和生产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让职工现场学习填写安全联络票、动火证,进行危险源辨识,有效的检验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规程掌握情况。同时,在“实地教学”的培训过程中,让职工对现场环境和职工操作行为进行“挑刺”,以形象的、直观的、生动的现场情景来打造学习场景,由各班组的安全员在现场针对职工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刻点评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指出职工在“挑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强调了安全生产工作要求。 “安全工作绝对不能空谈理论和经验,必须要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将安全工作做到实处,安全课搬到现场更有效!”谈起安全工作,承钢打破原有安全培训模式,创建“理论+实践”的工作思路来抓安全工作,着力打造一支安全综合素质百分百的职工队伍,使得职工的安全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关键环节采取一人操作一人监督的机制,实现“安全互保”,有效的避免了职工的麻痹大意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