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20日至今,原油价格在4个月内跌掉了25%左右。近期国际油价更是再现暴跌风潮。 在听到油价步入“80”时代的时候,做出最明显反应的就是俄罗斯。 据了解,在100美元/桶的时候,俄罗斯政府预计2015年财政可能会出现小幅赤字,随着油价触及80美元/桶,俄罗斯的经济显然正在面临大麻烦。而这时,俄罗斯方面开始寻求自己的解决之道——货币贬值。 可以看到,卢布今年的贬值幅度和油价大致相同,这意味着在以美元计价的情况下,俄罗斯原油销售所带来的卢布收益基本处于平衡状态。 现在俄罗斯52%的财政收入来自石油、天然气出口。油价的渐降,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国家的利益。于是,俄罗斯政府开始为“挽救”油企再伸手。 俄罗斯财政部最新拟议2015-2017的三年期预算设想,除了军费继续猛增36%之外,基建急降73%,医疗降低23%。而且明年要从养老金中拿出3000亿卢布补贴油企,并停发部分养老金。另外,除了挪用养老金3000亿,外加今年的财政结余1000亿,来补贴俄油、俄气和石油运输三大国企。 且不说这些钱是否足以弥补相关企业的漏洞,普京难道不管民生了吗? 事实上,油价走下坡路,从来都没有逃离美国因素。 美国和欧盟在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和乌克兰东部地区危机后对俄罗斯实施了制裁,而俄罗斯石油收入下降将放大这些制裁的经济打击力。 有专家认为,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最大产油国沙特已经公开表态,愿意接受2年以上油价低于80美元,而这是美国与其联手的成果。其实,也不尽然,在部分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叫嚷着要减产,以推动国际油价回到每桶100美元上方的时候,沙特选择与之前能源出口不同的策略,也有其他的原因,不过能维系住财政平衡确实是这些国家的信心。 不过美国页岩油行业的繁荣景象意外扭转了产出萎缩势头,并推动产量达到80年代以来最高,这不失为美国联手欧盟制裁俄罗斯的一种底气。 而对于俄罗斯的邻居中国来说,也感受着油价下降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对于石油的依存度高达60%左右,所以国际油价的价格及行情变化对国内也有一定影响。国内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就是以10个工作日国际油价波动变化而定,所以说国内油市的价格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际油价,国内成品油市“六连跌”就是国际油价接连下挫的结果。 不过,由于中俄签订的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协议也是根据国际油价浮动的,油价下降对于中国经济在调整复苏、转型升级方面是个机遇。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进口成本的降低,应该看到,国际原油价格暴跌有利于我国石油进口。如果按2013年中国原油进口量来计算,在此基础上油价每下降1美元将为我国石油进口节省21亿美元。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能源价格降低,也是个好消息。 另外,虽然目前国内经济形势不理想引发需求疲软的现状,但是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仍然很大,加强能源合作仍是主要关注,而在能源布局方面,对油价的认识需要放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