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颁发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有关“发展绿色建材,推广钢结构建筑体系”已经得到全社会共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在各地得到落实,厦门、海南等地先后推出返还契税、返还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政策响应绿色建筑发展号召,各地都陆续出台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和相应的实施标准”,随着未来我国钢结构建筑比例的上升,用钢量需求将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对钢企来说,这会是一个极具增长潜力的新兴市场,以钢结构建筑为代表的绿色建筑大规模应用的蓝图初步显露。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晓齐认为,面对钢结构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连年的产能过剩,已经让钢企认识到,必须放下身段,直面市场才能有活路。“尤其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已经为我们所接受。”杭萧钢构总工程师方鸿强表示,钢铁企业与钢结构企业从原料供应到技术创新,多层面“联姻”,不仅有利于钢结构企业加大绿色钢结构建筑的推广,而且对钢企脱离产能过剩困局、完成转型升级而言也是大有裨益,可谓是一种双赢模式。杭萧钢构最新的“钢管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已于近日成功申请专利。经过十余年在钢结构住宅领域的辛勤耕耘,这次成功申请专利的“钢管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具备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更大规模应用于商品房建设的可能性。新的技术能进一步缩短钢结构住宅的工期,降低成本,提升房屋的安全性能,节能环保的同时带来更优的居住体验。同时,该技术体系的广泛应用,将催生对钢材的巨大需求,将对缓解钢结构产能过剩起到关键的“补位”作用。 王晓齐进一步指出,钢铁企业必须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进一步优化高强钢材生产工艺,不断改善钢材性能,增强质量稳定性,提高用户满意度;要建立和完善钢材加工配送体系,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高用户服务水平。钢铁企业要与钢结构企业强强联合,共同实现规模与效益、结构与质量、节能减排与社会责任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