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河北钢铁集团承钢公司热轧卷板事业部把引领青工创效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结合青年技术创新工作站和修旧创效工作站,鼓励青工立足本职工作,发挥青年职工创新性,对现有生产工艺、设备状态进行优化,让青工在冲刺年目标中发挥突出作用。 刘佳:先进操作法解难题 刘佳是该部加热作业区丙班班长,也是青年技术创新工作站的重要一员。他总结出的“烧嘴控温烧钢先进操作法”,每天可节约煤气9000立方米,降低燃动力费1000余元,一年可增效30余万元。 10月份以来,他针对轧制计划规格变化过大与冷热料交错装炉,致使烧火工较难控制钢坯温度准确性的现象,总结出“烧嘴控温烧钢先进操作法”,创造性地提出以切换烧嘴工作状态的办法,获得不同的加热温度。这样一来,当加热炉内板坯出现凉热混装时,烧火工就可以切除热态板坯对应的烧嘴,集中煤气资源对凉态板坯进行集中加热,不仅消除了同炉板坯加热不均的现象,还节约了大量煤气资源。 李震:废料回收还是“宝” 李震是该部连铸作业区的一名备件管理员,他的另一个身份是青年修旧创效工作站的成员。在生产过程中,他将延长在岗零部件使用寿命作为库存管理的出发点,实现了各类备件的回收再利用。 为了让备品备件实现利用价值的最大化,李震结合连铸工序现有工艺特点,对各类物料备件进行了有效的划分和整理,组织建立了“连铸作业区备件使用电子台帐”,对库房进行严格把关,对重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网络式备案,及时关注了解设备运行指标曲线,实现了备件消耗的精细化管理。在每个浇次结束后,李震都会将用过的堵眼锥、捞渣勺、吹氧管以及塞棒使用的螺母、垫片等大中包废件进行重新分类整理,按照物料使用的程度进行回收利用,节省大量钢材。 “把用过的吹氧管作为废钢使用,把腐蚀较轻的吹氧管的头部用切割枪清理掉,重新进行使用,我们每个月可以节省堵眼锥30个、吹氧管130余支、塞棒上的螺栓垫片近千枚!”李震笑着说。据统计,李震每月回收各类备件价值10余万元,不仅为生产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还实现了降本增效。 赵松岩:让轴瓦延寿增效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1780生产线准备作业区磨床组青工赵松岩在磨削轧辊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随着轧辊的不断打磨,轧辊下面的轴瓦温度不断升高,磨损量较大,虽然轴瓦上面有润滑油槽,但还是阻止不了轴瓦发生磨损。 “由于轴瓦经过磨损,表面变得凹凸不平,对磨削精度造成了影响。”赵松岩说。面对忙碌紧张的生产局面,不仅要保证生产的连续性,还要杜绝轧辊带病上岗。为此,赵松岩随即对轴瓦磨损现象进行深度分析,最终发现是润滑油槽无法保证整个轴瓦全部得到润滑,导致轧辊在运转过程中与轴瓦发生摩擦。他随即对轴瓦增开了多个油槽,让轴瓦整个表面布满润滑油,这样一来,轴瓦的润滑效果得到了改善,使用周期至少可以延长一个月,年可创效5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