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政府全力承担的城市基础建设项目,变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是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共赢的公共产品提供方式。这样的变革在滁州已经展开。据该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滁州市第一批10个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已经出炉,涉及城镇污水处理、城镇供水、城市交通、生态园林等多个领域,总投资253亿元。 10个ppp项目投资253亿元 所谓ppp模式,即“公共-私营-合作机制”,就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通过引入市场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全过程合作关系,其实质是政府购买服务。 日前,安徽省公布了首批42个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总投资709.53亿元。这42个项目中,滁州市共有10个项目,总投资额达253亿元。这些项目是滁州首批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分别为滁州市第三污水处理厂,苏滁现代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及管网,明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全椒县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全椒县二水厂二期,滁州大道,滁州至南京城际铁路,明光市绕城道路,天长市宁天城际铁路,定远县楚汉古战场遗址公园及拂晓大横山丹霞地质公园。 首批城市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涉及城镇污水处理、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城镇供水、城市交通、生态园林等。从投资额来看,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有4个,包括滁州大道、滁州至南京城际铁路、明光市绕城公路、天长市宁天城际铁路。其中,投资额最高的是滁州至南京城际铁路,长55.32公里,滁州境内47.95公里,南京境内7.37公里,投资150亿元,同时是安徽省投资额最大的项目。 近年来,滁州城市基础设施快速推进,主要依赖政府性投资,政府资金通过土地出让或通过政府融资平台、以土地抵押方式筹集。由于地方政府债务不断增加,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现行资金筹集模式难以为继。推进ppp模式,建立政府、企业、社会资本多元投入机制,可以为城镇化提供资金保障,有效减轻政府债务负担,有利于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各自的优势,提高公共服务效率,转变政府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