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老龄化加速 基金投资管理是养老计划关键

发表日期:2014-11-18 09:37:48 兰格钢铁

证券时报记者 邱玥 昨日, “2014年中国养老金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认为,未来我国老龄化程度迅速加重,养老体系面临严峻挑战,老龄人口比例上升导致养老金收支压力加大,有中长期收支失衡风险,而多层次养老体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效机制。 投资基准是养老金投资的纲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规划研究部副主任熊军表示,多层次体系下,养老基金积累将快速扩大,养老制度从现收现付制转向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并举,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以现收现付制为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国家养老储备则以基金积累制为主。 “基金投资管理是积累性养老计划的关键,而积累性养老计划的福利水平取决于最后的积累规模,影响积累规模的主要因素包括:缴费额、缴费年限、积累期间的投资收益率。由于养老基金积累期限长达几十年,长期投资收益率对未来养老福利的影响巨大。通过数据模拟计算可知,长期投资收益率的提高对养老金积累规模的影响要远大于缴费率提高带来的影响。”熊军表示。 实际上,许多国家的养老金投资都明确提出其长期投资目标,比如澳大利亚未来基金的长期投资目标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5%,新西兰超级年金为短期国债利率+2.5%,日本政府养老保险投资基金GPIF为工资增长率+1.1%,加拿大退休金计划CPP为9.9%缴费率下提供25%替代率,马来西亚雇员公积金EPF为CPI+2%,泰国政府养老金为CPI+1.5%,美国养老基金普遍则为8%。 “8%的长期投资目标不等于每年8%的回报。”熊军表示,“投资基准是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的纲,投资基准代表承担风险的回报,是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养老金应以投资基准为纲,寻求超额回报。没有明确的长期投资目标,过于强调短期绝对回报,既无激励又无约束,不利于养老金的保值增值。” 亚洲传统家庭赡养模式存危机 加拿大宏利资本管理公司国际部总裁杜汶高介绍了亚洲老龄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杜汶高指出,人口老龄化是亚洲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亚洲各国的退休年期被严重低估,传统的赡养模式处于危机之中。 杜汶高介绍说:“亚洲国家的政府社会福利支出普遍低于西方国家,使得亚洲人口养老对家庭赡养的依赖较重,所以很多亚洲经济体的人口在退休后仍然工作。” “从日本和中国台湾的经验来看,与退休前相比,退休后的消费往往不变甚至更高。因此随着亚洲家庭存款流动性的释放,亚洲发展中各经济体当局必须开放自己的资本市场并加快其发展速度。养老需求将推动以亚洲股票及亚洲固定收益证券为目标的投资机会,而多元资产方案可提供更佳的经风险调整的回报。”杜汶高表示。

相关阅读
10月基金专户新增646户 较去年底增长近一倍[09:34]
基金非公募规模逼近2万亿 前三季每月增逾700亿[09:30]
老龄化加速 基金投资管理是养老计划关键[09:37]
日本澳大利亚拟新设亚太基础设施投资基金[08:28]
11月14日LME评论:基金属大多反弹 期铜由跌转升[11-17]